日期查询:2025年01月27日

晋城 清华学子探寻化工产业转型密码


  本报记者 李茹霞
  
  近日,6名清华大学化学系 “晋善晋美”实践队队员来到晋城,聚焦化工产业转型发展展开深入调研。随着2025年全国大学生“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晋城市积极响应,不仅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及兼职锻炼,还为各高校来晋城团队精心对接协调调研事宜,引导高校学子凭借专业知识深入基层,了解城市产业发展状况。
  
  实地调研 洞察现状
  
  1月17日,实践队踏上了调研之旅。据了解,队员们分别来自清华大学化学系大三年级和电机系大二年级,队长郭哲语是晋城本地人,2022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将学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入了解晋城相关产业的宝贵机会,还为队员们履行社会责任搭建了平台。
  调研期间,队员们走访了4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深入感受不同产业的独特魅力与发展态势。在兰花集团华明纳米材料有限公司,队员们见证了纳米碳酸钙的生产全过程。尽管化学原理与课堂所学相似,但实际生产面临诸多技术难题和工程细节,体现了化学原理与工业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性。
  晋能控股野川煤业让队员们领略到煤炭企业对安全与环保的高度重视。从煤矿开采到环保处理,技术与劳动力紧密结合,企业通过严格培训提升工人的劳动技能与安全生产意识,体现了煤炭产业在保障能源需求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责任担当。
  晋钢控股集团的自动化钢铁生产线从冶炼、轧制到加工高度集成自动化,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队员们从中感受到钢铁产业的自动化发展趋势,以及现代工业对高效生产和质量控制的追求。
  海斯药业展现了制药行业对药品生产环境的严苛要求。生产车间的洁净与无菌环境及高标准的卫生规范,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科技与卫生标准对于保障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通过实地参访企业展厅与生产车间,队员们不仅在学术上得到提升,还对知识的实际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
  
  交流建言 共促发展
  
  在与各企业的座谈会上,队员们与企业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了解到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生产方面虽取得显著进展,但面临高端研发人才缺乏、环保政策落实难等挑战。特别是在高技术领域,急需引进具备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保持竞争力。
  队员们结合所学知识,积极为企业未来发展建言献策。他们提出,企业应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大绿色技术投入,实现绿色环保产业升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产业链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这些建议得到企业代表的高度认同,体现了青年学子对家乡经济发展的关心与责任感。
  通过此次调研,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还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他们表示,将持续关注各地产业发展,积极投身祖国建设,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为社会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