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1月22日

务实重干 开创发展新局面

本报记者 陈彤


   

  小店区 全方位转型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近日,中共太原市小店区第六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小店区委书记袁尔铭受区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总结2024年全区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

  小店区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发展机遇,2025年,小店区将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重点从六个方面持续发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全力以赴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紧盯新兴产业发展、消费提质升级、房地产调控、城市更新、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政策导向,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落地开工、投产达效各个环节。推动装备制造等产业高端化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更具竞争力、影响力的“小店数商”数字经济公用品牌等。坚持“特”“优”战略,持续释放蔬菜产业集群、草莓小镇、花卉种植等特色产业引领作用,擦亮“大美小店”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农业产业发展质效。推动文化事业创新发展,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

  锚定省城现代新型商业商务中心和区域消费中心的发展定位,抢抓“两新”政策机遇,打造现代时尚消费高地。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完善企业“安静期”制度,开展好“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让各类企业在小店放心投资、安心扎根、专心发展。深化“视如己出、亲如兄弟、心心念念、千方百计”的营商环境服务理念,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打好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

  2025年,小店区将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小店篇章。

  

  迎泽区 创新发展打造城乡融合新样板

  

  近日,中共太原市迎泽区第六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听取和讨论了迎泽区委书记李慧代表区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并部署全区经济工作。

  2025年,迎泽区将围绕“一条主线、三区建设”,坚持“四个统筹、五维发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扩大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方位扩大内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坚持向“新”、向“效”、向“美”、向“优”、向“善”五个维度综合发力,把迎泽区打造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幸福之区。

  在此期间,迎泽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强化“挑大梁、作贡献”的责任担当,持续推动服务业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主导产业向“新”而行,深耕服务业主导产业,统筹做好消费提振、业态提优、文旅提质、项目提速四篇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率先蹚出转型发展新路径。改革创新向“效”而行,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激活创新“第一动力”,走好开放“必由之路”,全力推进重点改革落地见效,持续打造创新高地、人才高地,积极服务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持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深度激发经营主体新活力。

  城乡发展向“美”而行,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奋力打造城乡融合新样板。民生事业向“优”而行,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用心用力解决民之所急、保障民之所需、回应民之所盼,统筹抓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工作,用情书写民生福祉新答卷。坚持强管控、优环境,聚力擦亮亮丽底色;坚持办实事、惠民生,聚力创造美好生活。

  2025年,迎泽区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干字当头、勇毅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迎泽篇章。

  

  杏花岭区 聚焦内需有效激发市场活力

  

  1月13日,中共太原市杏花岭区第六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听取和讨论了杏花岭区委书记侯森受区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总结2024年全区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

  2025年是 “十四五”规划实施收官之年、“十五五”发展谋篇布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今年,杏花岭区经济工作的七个方面重点任务具体包括聚焦扩大内需,优化商业布局,对重点商圈开展业态重组、矩阵重构,大力培育 “银发经济”“冰雪经济”“首发经济”,以更大力度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有效激发消费市场活力。聚焦新兴领域,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和集群集聚上进一步攻坚发力,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高标准打造数据产业基地和数字产业联盟集聚区,积极构建新能源产业新格局新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聚焦产业振兴,持续推进路网建设,培育壮大丈子头、杨家峪“两大板块”,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

  聚焦深化改革,深化财税金融、国企国资、教育医疗就业等重点领域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大创新人才招引培育力度,优化创新生态、促进科技型市场主体成长。聚焦城乡融合,加快剩余老旧小区改造,提质升级城区基础设施,重点破解老城区物业服务管理难题,让群众“住得更好”。聚焦民生关切,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高中教育办学水平,扩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聚焦安全稳定,坚定不移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综合发力筑牢社会稳定防线,毫不松懈坚守安全生产底线,有力有序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接下来,杏花岭区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全力以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巩固经济稳步回升向好态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杏花岭篇章。

  

  尖草坪区 深挖潜能改革创新中开拓新局

  

  近日,中共太原市尖草坪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听取和讨论了尖草坪区委书记、中北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锦春受区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总结2024年全区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

  2025年,尖草坪区将立足 “三个发展定位”,聚焦“北部新城”建设目标,持续深化“一融合三联合”,坚持产业立区、创新强区、生态美区、文化兴区、和谐安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主要从八个方面重点任务着手,具体包括全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创新多元消费场景,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持续激发消费内生动力。全力以赴稳盘强新,拓展提升消费品工业,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新型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深化文旅体制改革,进一步挖掘、整合、优化全区文旅资源,切实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民生幸福产业。不断强化对内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区校联合、区企联合、区会联合,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拓展开放新天地。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不断创优“草坪尖品”区域特色农业品牌,深入开展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加快推进“西山归源”项目投运,将“小农业”做成“接二连三”大产业等。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狠抓工业源、扬尘源、面源、移动源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持续夯实就业根基,精准拓展就业渠道。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推动各阶段教育高质量发展。精准施策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打赢“保交房”攻坚战,因地制宜推进“好房子”建设,坚决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2025年,尖草坪区将在埋头苦干中增长实力,在经济建设中挖掘潜能,在改革创新中开拓新局,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开创北部新城建设新局面。

  

  万柏林区 六方面着手助推高质量发展

  

  近日,中共太原市万柏林区第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万柏林区委书记孙泉受区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总结2024年全区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万柏林区将重点在六个方面取得新进步、实现新突破。包括强产业,优结构,稳支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支持企业更新先进设备、进行工艺革新、加快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促消费,引投资,强质效。深挖消费潜能,提升长风、下元、漪汾、南寒四大商圈消费能级,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加速构建“汾河以西消费中心”。抓改革,重创新,增动力。坚持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统一,协同推进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创新赋能、扩大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深融合,夯基础,提品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顺民意,暖民心,惠民生。兜底民生保障,做大做强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统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优化公共服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补短板工程,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保障“一老一小”,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高水平运行区公办托育中心,全力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防风险,固根本,守底线。全力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等。

  2025年,万柏林区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拼搏实干、砥砺奋进,全力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五区”建设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奋力打造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核心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