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12月11日

原平多管齐下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本报记者 陈晓平 通讯员 刘涛
  
  12月10日,记者从团原平市委了解到,通过精准掌握新时代青年人才的成长需求,团市委在引才、育才、留才、成才方面强化全链条服务,使在外优秀青年人才愿意回乡创业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大力培养本土青年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作。团原平市委联合市人社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和部分企业,开展了农业技术、电商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技能培训。同时,搭建实践锻炼平台,组织本土青年参与实施乡村振兴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团原平市委还借助 “青年夜校”平台,联合市委党校开办了“理论学习晚自习”,联合文化馆开办了“健美操、啦啦操小课堂”,满足青年在理论知识、文化生活、技能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需要。同时,完善“青年之家”基础设施,提供多样化服务。目前,原平市“青年之家”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
  团原平市委致力于构建全周期的人才引进和服务体系,引导青年人才返乡入乡。在开展政策宣传方面,团市委在火车站、高铁站、就业招聘会设置人才政策宣讲台,常态化发布全市人才政策。在拓展创业扶持方面,与原平农商行推出创业贷款项目,为青年人才创业提供资金扶持,累计发放贷款300余万元。在建立对外联络机制方面,与太原商会、深圳商会、天津商会定期交流,了解在外人才的需求和想法,介绍全市招商引资政策。团市委还联合市委人才办成立了 “人才驿站”,联合大林乡打造了人才公寓。在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方面,团市委与市委人才办在各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建立了实训基地,累计为500余名大学生提供实训机会,吸引大学生回乡就业。
  选树优秀乡村青年典型是激励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多年来,团原平市委通过举办“向上向善好青年”评选活动、“乡村振兴先锋”选树活动,挖掘出一批扎根乡村、矢志在农业发展、乡村治理、文化传承等领域拼搏奋斗的青年人才,发挥了榜样引领的作用。
  青年骨干人才在乡村发展中扮演着领导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培养举荐青年骨干人才是夯实乡村治理基础的关键一招。为此,团原平市委通过吸纳青年骨干担任兼职团干部、加入青年联合会等方式,系统提升青年骨干的组织领导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建设青年骨干人才库,常态化向市委人才办推荐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网络营销领域人才30余人。
  当前,县域内青年婚恋难情况凸显,为让青年人才安下心、留得住,团原平市委以社会关注度高、年轻人感兴趣的方式为适龄青年搭建交友联谊平台,拓宽青年的社交渠道,解决其婚恋问题,累计举办婚恋活动6场,帮助100余名青年找到心仪对象。
  出政策、筹资源、办活动、建平台……团原平市委千方百计服务青年人才发展,累计服务青年人才2000余人次,既把青年的温度如实告诉党,也把党的温暖充分传递给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