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8月20日
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看乡村振兴

红色之都武乡 “彩虹”绕乡擘画美丽图景


  本报记者 卢亚
  
  武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山奇水秀,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及革命遗址十分丰富。
  这里的革命文物星罗棋布,有全国唯一一所全面反映八路军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3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这里的自然景观引人入胜,有风景秀美的太行龙湖、华北最大的溶洞——太行溶洞和“天然氧吧”崇城山森林公园等,被评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这里的历史文物五彩斑斓,境内不仅存有元代的监漳会仙观、清代的千佛塔等古建艺术珍品,还有后赵从奴隶到皇帝的石勒、在玄奘之前去西天取经的高僧法显、佛图澄等一大批有影响的历史名人遗迹,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武乡段规划总里程107.81公里,将县域内的主要旅游资源串联成线。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走进这座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追寻红色记忆。
  
  红色之都 革命历史博物馆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机关在武乡长期驻扎,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运筹帷幄,指挥了百团大战等著名战斗战役;开国将领中5位元帅、5位大将、23位上将、51位中将、311位少将曾长期在武乡战斗生活。当时,仅有14万人口的武乡县,有9万多人参加八路军和各类抗日组织,有2万余名干部群众为国捐躯,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孕育了伟大的太行精神,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位于武乡县城,是国内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也是全国著名的综合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馆区占地面积1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共有10个旅游参观点。开馆以来,年平均接待游客80万人次,八路军文艺宣传小分队年平均演出60余场。纪念馆先后被授予 “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等称号。
  位于武乡县东丘陵山区的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朱德、彭德怀、左权、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生活战斗,指挥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和政治斗争。“往前是长治市黎城县,往后则通达晋中市左权县,武乡居中,尽得地理优势。而且这一段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长治段主线的示范路段,标准很高,带给游客的体验也很好。”作为旅游行业一线的见证者,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纪念馆讲解员常芳说,“得益于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来参访的游客越来越多,纪念馆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所在地砖壁村,位于武乡县城东部45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且便于隐蔽,被选定作为八路军总部。作为华北抗日前线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枢纽,它见证了在抗日烽火四起的华北大地上军民一心痛击倭寇的光辉历史,珍贵的红色标记使砖壁村名声大振。
  
  自然景观 中国最具吸引力
  
  除了全国闻名的红色旅游资源,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也将武乡县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串联起来。
  武乡县境内群峰险峻、壁立千仞,被称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太行龙湖位于武乡县城东500米处,距太长高速武乡出口300米。太行龙湖以水取胜,浩浩渺渺的湖水像一块映天的明镜托起千山万壑间的峡谷,因此太行龙湖便有了“高峡平湖”的美誉,从高空俯瞰好似一条巨龙。坐船可到龙湖梦岛 (也叫 “桃花岛”)避暑,是一处休闲、纳凉的旅游圣地。
  太行溶洞位于武乡县蟠龙镇石泉村,距县城约50公里,是5.7亿年前形成的大型溶洞。溶洞上下共分4层,总长1000多米,共有300多处景点,目前对外开放的有3层,200多处景点。洞内岩溶形成了造型奇特的钙化景观,流光溢彩。最为神奇的是二层洞内有一处岩溶沉积形成的龙的形象,栩栩如生。洞内还有全国罕见、容量最大的岩溶定海柱和大片的月乃石。洞内呈阶梯状向深处延伸的同时,洞套洞、洞连洞,回旋盘折,深不可测,堪称“华北溶洞”之首。
  崇城山在武乡县墨镫东南,山中悬崖绝壁,怪石林立,危岩凌峻,巨石悬空,地势险峻。入山有一线鸟道,只可辗转回环。崇城山寨就位于鸟道回环处,寨中原有古阁1座、殿宇3楹,上覆巍峨之嵌岩,下临不测之深谷,凭栏而望,令人腿颤目眩。沟南还有一寨,俗称“马武寨”。相传,汉将岑彭、马武曾在此抗衡。
  
  “交通+旅游”赋能经济发展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不仅串联起了武乡县大自然的钟灵毓秀,贯通了旅游景点、特色村庄,更让一大批旅游项目、特色村镇、农业观光点和产业园区围绕这条旅游公路进行了全方位布局,“交通+旅游”“交通+农业”“交通+产业”等业态不断涌现,旅游公路的高标准建设实现了赋能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山巍峨,连绵起伏,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一路畅行,便到了武乡县石北乡圪咀头村。借助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现在的圪咀头村发展势头蒸蒸日上。环境优美的口袋公园、整洁别致的农家院落、热气腾腾的生产车间,交织出一幅美丽斑斓的乡村画卷。整治村容村貌、兴办集体企业,圪咀头村的致富路沿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不断延伸。
  位于武乡县城东南30余公里处的王家峪村,坐落于太行山腰间的狭长沟壑中。著名的“红星杨”故事,从这里发源、传扬,飞出太行山,飞向神州大地。“沾了红色旅游和旅游路的光!”在王家峪村开办农家乐的李爱先虽然每天很忙碌,却是抑制不住的喜悦。每年的“五一”“十一”,农家乐都天天爆满。“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通了后,很多人来我们村旅游。”李爱先高兴地说。
  铺好旅游路,串起好风景。太行一号旅游公路贯通后,沿线还有许多村庄像王家峪村、砖壁村一样,旅游产业越做越大,农家乐越做越有特色,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