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力为引擎 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共青团太原市晋源区委书记 刘烨
闻令勇当先,奋斗正当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该《决定》提出了300多项重要改革措施,对经济和民生领域的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展现了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使命担当。从青年工作角度,我谈几点心得感悟:
领会精神抓要点
当前,正逢太原市晋源区创建山西省青年发展型城市县域试点之际,围绕加强青年政治引领、高度关注青年健康、优先做好青年就业、积极服务青年人才、着力优化青年教育、保障青年社会参与、动员青年助力乡村振兴、激励青年施展才华、积极保障青年住房、主动服务青年婚恋、依法维护青少年权益,区委、区政府提出了11个方面34条工作措施,明确把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推动实现青年与晋源的“双向奔赴”。
一方面,要结合区域核心工作促进改革措施落细落实。比如,关于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的举措,直接关系到广大青年的切身利益,与组织部、人社局、发改局等各单位多方携手,保障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就是为区域留下更多青年有生力量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要结合区委中心工作促进青年工作“开花结果”。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要始终牢记共青团的职责使命,做好政治引领工作,在共青团“三力”作用发挥上下功夫,动员广大青年在党委中心工作中挺膺担当,汇聚最大动能抓强青春建功。
在晋源区奋力建设 “两区三板块”的背景下,要引领凝聚更多青年才俊投身区域经济发展建设,为他们营造城市对青年更友好的氛围,提供更多人才保障,让他们在城市更有为。
深化改革抓重点
坚持推进改革有力,提升团的组织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在青年工作领域,要持之以恒巩固强“三性”、去“四化”成效,持续推进共青团改革,把区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作为工作的主抓手,把坚决自我革命作为共青团建设主基调就是提升团的组织力的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刀刃向内,顺应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从严管团治团,将改革进行到底,让改革成果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的青春动能。
勇于实践攻难点
坚持服务大局建功,提升团的服务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共青团的应尽之责,更是发挥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各项工作中挺膺担当彰显青春靓丽风采的重点路径。
在晋源区全力推进北部城市核心发展板块、中部农文旅融合发展板块、南部新兴制造业发展板块建设,加快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重要时间节点上,应团结带领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岗位,发挥青年优势,积极踊跃建功,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乡村振兴、文旅发展等重要领域大胆创新实践、勇于突破自我,专攻改革难点,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勇立时代新功。
夯实基础出亮点
坚持为党育人理念,提升团的引领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因此,在青年工作中要抓强这三要素的保障。
一是把思想政治建设贯穿共青团建设全过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殷殷嘱托,不断提升各中学、非公企业、新兴领域和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共青团组织的引领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认同,贯彻党团队教育体系的有机衔接。
二是把改革创新的思辨能力运用到动员青年建功全过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我认为,唯有将改革创新的能力发挥到广大青年身上,让青年在青春建功中以破求立,在科技攻关中大胆探索,才能孕育更多科技成果,形成青年弄潮之势,新时代的变革红利才会更多更大惠及青年,并通过各行业的发展反哺于社会。
三是把心系广大青年落实到共青团工作全过程。不仅做好联系服务青年工作,更要拓宽团的工作骨干来源渠道,为党培养输送更多堪当时代大任的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