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九所高校开展2024年西部计划宣讲
本报记者 田凤凤 通讯员 智启源
“希望同学们‘用一到三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锤炼担当品质,传承志愿服务精神……”现已在新疆工作的陈志龙,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日前,他走进山西高校,为有意愿来新疆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毕业生和西部计划志愿者答疑解惑。
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中历练成长,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贡献力量,在共青团山西省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4月22日至26日,由山西省西部计划项目办组织的志愿者宣讲团陆续走进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9所重点招募高校开展宣讲活动。5天里,全省在校大学生通过现场观看和线上直播形式,聆听志愿者宣讲、了解西部计划相关政策。
线上线下万人宣讲
西部计划自2003年实施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已累计招募了超过50万名高校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到2000余个县 (市、区、旗)基层服务。服务内容为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卫国戍边、服务新疆、服务西藏8个专项,其中卫国戍边为2024年新增专项。
对山西省而言,截至2023年,从79所高校中选拔派遣了8700余名大学生参加西部计划,其中78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赴甘肃、宁夏、贵州、四川、陕西、新疆、西藏、重庆等地开展志愿服务;近千名大学生志愿者赴省内各地基层开展志愿服务,为山西乡村振兴、人才强省战略注入了青春动能。
目前,202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通道已正式开启。来自山西省西部计划项目办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省报名人数已超过去年。而通过线上线下参加宣讲的大学生超过1万人,报名人数较宣讲前新增近2000人。
“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今年,我省组织的西部志愿者宣讲会专门邀请了曾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的优秀志愿者,他们通过视频、图片等生动的方式分享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并就大家关心的各类政策为现场的大学生答疑解惑,同时鼓励大家积极投身祖国西部建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锤炼本领、磨炼意志。
“我经常在各类年轻人喜欢的平台上记录分享在新疆志愿服务的经历,获得约2万转评赞、近千万阅读及播放量,并为有意愿来新疆参加西部计划的毕业生和西部计划志愿者答疑解惑。”陈志龙说,“今后,我依然会扎根基层一线,通过拼搏奋斗和奉献自我,为祖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的王志强,在校期间就成立公司并效益颇佳,而他也将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带到了西部、带给了当地农民。“服务期间,我了解到当地在红枣收获期面临大量产品滞销且收购商户上门压价的窘况,我便利用创业时积攒的人际关系帮助当地农民销售红枣100余吨,让大家在同等条件下每户多收益了1到2万元。”王志强说。在基层走访时,他发现有大量闲置温室大棚未被利用。通过多方研究考察后,他发现可以将闲置大棚改造成孵化及育肥场所,就自掏腰包改造大棚,引进2000只尼雅黑鸡鸡苗进行培育,并带动了当地5户农民增收致富。“只有敞开心扉、伸出援手,才能深刻体会到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宣讲团中唯一的女宣讲员杨露雅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她以《那些你想知道的事》为题,向高校大学生传递了很多“新疆常识”,并结合自身服务经历和感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西部基层服务的点点滴滴。同时,就保障机制、后续发展等问题,作了详细解答,让大家对西部计划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宣讲团中唯一的研支团成员、毕业于山西大学的田奇民很“直白”地告诉大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西部计划。“就整个社会而言,西部计划是引导人才扎根基层的好政策,可以将更多高素质人才输送到西部地区,通过地区间的互助实现全国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就个人发展而言,西部计划是深入基层锻炼提升的好经历,既能提升自我的社会价值,磨练意志品格,又能加深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和与基层民众的感情,激发个人全面发展的潜能。”田奇民说,自己也是西部计划政策的受益者,服务期满后,他成功考入忻州师范学院,现任学工部专职辅导员。
“报国之志”化为“报国之行”
4月26日,山西省2024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宣讲活动结束,4名优秀志愿者走进9所高校分享自己参与西部计划基层服务的政策保障、工作环境、工作情况、服务地风土人情、安全和食宿等情况,同时解答了服务期间如何平衡工作与学习,如何将平时工作与考公考编联系起来等一系列问题,激发了参会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家纷纷表示,“希望自己能成为西部计划的一份子,让青春血液流向祖国边疆”。
“听完西部计划的宣讲,我内心十分激动。西部,在那片辽阔的土地,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与希望。如今,她正呼唤着这一代年轻人共同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来自山西大学新闻学院的张炯裕说,通过聆听宣讲,让他了解到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这也激发了他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决心。
“我相信,在西部计划的引领下,通过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西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张炯裕坦言,自己还需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太原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杨俊斌开心地说:“通过学长学姐的分享,让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西部计划,并为我提供了一个清晰准确的参与指南。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志强学长帮助当地农户销售农产品,改进生产养殖方式,增收创益,充分告诉大家西部大有可为,也更加坚定了我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初心,在祖国的号召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西部建设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宣讲活动之前,我对西部计划的了解很有限,但现在的我可以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理解西部计划的内涵。我深刻认识到,西部计划不仅是志愿服务项目,它更是一种精神和态度,是对当代青年责任和担当的最好诠释。”来自忻州师范学院教育系的赵轶婕说,她注意到创新手段在西部计划中的重要性。例如,在教育领域推行“互联网+教育”模式,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等。这些举措使得西部计划更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为困难地区带来了新希望。赵轶婕非常感谢西部计划宣讲给自己带来的启发,并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不断学习和进步,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西部计划志愿者。
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的马瑾雯来自青海省,“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这句话深深震撼了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北人,她比大多数同学更理解这句话的含金量。“西部地区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教育、医疗、基础建设甚至是农业发展方面都需要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如今,毕业之际选择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就是想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西部建设,不仅仅是生我养我的青海,还有毗邻青海的新疆和西藏,只要是祖国需要的地方,我都甘愿去且乐意去。”马瑾雯说。
让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郭继伟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学长学姐放弃优渥的条件为西部寻找发展机会,为当地农民寻找致富之路,为当地儿童打开全新视野……我想,成为‘他们’一定很快乐!”郭继伟说,“生逢其时,我们应当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开花结果。热爱祖国应当落在实处,更应当落在西部。”
“在与各高校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大家对西部计划的热情回应与深度思考。”在一次宣讲结束后,田奇民兴奋地说,“同学们的眼神里闪烁着对未知的好奇、对挑战的渴望,以及对奉献社会的坚定信念。提问环节的踊跃发言及会后进一步沟通交流的热情,都表明我们的宣讲已经在大家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这些‘种子’蕴含着服务西部的决心、对基层工作的热忱,以及对未来人生的积极规划。”
山西省青少年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宣讲活动不仅帮助大学生对西部计划的服务内容和政策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也激发了我省大学生投身西部、服务基层的热情。下一步,在团省委的指导下,山西省青少年事业发展中心、省西部计划项目办将持续推进西部计划工作,鼓励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将青春的热血挥洒在祖国西部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