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 担当作为逐梦乡村
本报记者 陈晓平 通讯员 张天柱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李鹏桦于2017年自愿报名到乡村挂职,先后任忻州市静乐县中庄乡堡子湾村第一书记、双路镇刘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现任双路镇泉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的她,一直坚守在乡村一线和乡村振兴主战场,展示青春的活力。
赴任山村写初心
2017年7月,李鹏桦自愿报名,成为中庄乡人民政府的挂职干部。
到中庄乡堡子湾上任时,她把高跟鞋换成了运动鞋,把长裙子换成了运动服。她说:“山村不需要大美女,今后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姑了。”
要想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除了靠宣传政策,更要扑下身子,为村民做实事。李鹏桦访农户、走田间、跑项目、探新路,用情用心为百姓谋福祉……一次次入户走访,一次次和村民交心,用实际行动让村民了解她是来干实事的。村委会办公室墙上的一面面锦旗上,是她多年驻村帮扶最好的“成绩单”,更是她为民办实事最好的印证。
一次,参与农户危房改造,动了马蜂窝,惹怒了马蜂,“嗡”一下子,蜂群围堵过来,李鹏桦见势不妙,兜头就跑,可一个刚从城里来的女人,哪能跑得过马蜂,不一会儿就被马蜂蛰得满头是包。肿包急性发炎,李鹏桦头疼头晕得下不了床。她不敢回家,不想告诉家人,怕他们担心,只能自己吃点消炎药,用肥皂水清洗,用冷毛巾敷,硬生生扛过了“蜂蛰”的痛苦日子。
志在山乡映初心
2020年6月,李鹏桦下派刘家庄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村里没有地下资源、农业条件差。该怎样发展?突破口在哪里?
在参加“领头雁”培训期间,李鹏桦反复请教专家后深受启发:用好党的农村政策、依靠农业科技,刘家庄发展大有希望。
为了建好有机旱作示范田,村里拿出部分集体耕地开展地膜玉米、地膜谷子、地膜豆类、起垅土豆种植;春耕春播时,李鹏桦邀请五寨县韩岭庄村有机旱作能人岳亮到刘家庄村手把手为村民作示范;利用冬季农闲时节,李鹏桦带领两委班子成员和种养能手实地到原平农校学习,到有机旱作先进典型——五寨县梁家坪乡韩岭庄村现场取经、到神池县义井乡实地参观养羊先进典型。她还请原平农校土壤专家到村实地取样进行测量,发现有机质含量低,磷、钾严重不足,引导种植户合理施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为了扩大产业销路,李鹏桦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对外宣传刘家庄村,并建起了微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好闺女!”在刘家庄村,李鹏桦赢得了一个最接地气的昵称。
科技先行践初心
双路镇泉庄村食用菌产业示范项目是依托原平农校人才团队科研优势进行校地合作打造的一个集产业示范、菌包生产、科普教育、社会培训、示范推广为一体的特色项目。项目经过前期多次可行性研究论证,于2023年5月正式启动。
为了这个项目,李鹏桦付出了很多。
该项目位于泉庄村旧乡政府院内,功能构想:主要以玉米芯、秸秆为原料开展灵芝菌、羊肚菌、猴头菇、黑木耳等多种菌类的生产示范;在满足本基地生产示范基础上,为县内外食用菌产业提供菌包;为本县学生、社会各界人士开展科普教育宣传;承接农业、农村、农民等方面的培训,壮大村集体经济;进行产业推广,为本地农户提供菌包、生产技术并回收产品,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依托原平农校这个平台,李鹏桦把先进的农科信息和技术,持续引进泉庄村。
几度耕耘,几度收获。有关专家肯定地指出:经过近一年艰辛努力,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各项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
李鹏桦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乡村。2021年,她当选为静乐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并被评为静乐县优秀共产党员。李鹏桦说:“在别人笑我有点‘傻守’乡村的时候,其实我已经找到了人生方向和目标。泉庄村就是我的家,我要在这里带出一个乡村振兴的样板村、科技服务的示范村、百姓生活的幸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