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下站街道办事处党建引领激发经济活力
本报记者 孟存田
在“红骑驿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等可以饮水、充电、休息;构建政企银“共同体”,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实行一站式服务。山西阳泉曾被称为“小上海”。近年来,当地通过党建引领、沉浸式服务,给百年老商圈注入新活力。
驿站架桥政企双向奔赴
阳泉市城区下站街道办事处兴隆街商业区曾是阳泉最繁华的商圈。得益于党建引领沉浸式服务,这里老商圈依旧兴旺。在下站街道办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为商圈治理出谋划策,为商圈文明贡献力量”的字样清晰醒目。
在中心入口处的红骑驿站,不仅是新就业群体的服务驿站,更是包含志愿服务驿站和雷锋小站的综合性服务场所。这里饮水、充电、紧急医药箱、针线包等应有尽有,快递员、外卖员以及环卫工人等流动工作者可以随时进去休息。
该中心在为登记入册的86名 “驿家人”提供“零距离”服务的同时,通过建立信息排查动态更新机制、搭建从业人员综合性服务平台,积极引导辖区内的新业态企业和从业人员参与社区治理工作,将“驿家人”变成“一家人”,让“驿家人”成为社情民意“信息员”、精神文明“宣传员”、餐饮店铺“监督员”、服务群众“志愿者”。
该中心在社区建立 “骑行服务驿站”,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暖心服务的同时,引导其当好社区 “移动网格员”“治理流动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同时,该中心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新路径,择优聘任15名快递小哥担任社区“移动网格员”,发挥其在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等方面的“探头”作用,以充实网格治理新生力量。
“五聚兴”助力共建共享
近年来,该中心以党建服务为抓手,建设聚共识、聚人心、聚资源、聚作为、聚合力的下站商圈“五聚兴”党建服务品牌,力求达到“红色载体共创、工作思路同商、基础设施同建、企业困难同帮、志愿服务同抓、社会稳定同促、共驻共建同享”的目标。
该中心在构建起政企银街社民 “共同体”工作架构的同时,建立完善工作例会制度、联谊协商制度、上门走访制度、政策入企制度、资金帮扶制度、人才服务制度等,为辖区“两新”组织提供服务。
为了帮助辖区个体工商户纾困解忧,近期,阳泉市城区下站街道办事处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所、城管、保险公司等开展主题为 “落实惠商政策 助燃人间烟火——“惠商保”宣传活动。工作人员发放宣传资料,详细讲解“惠商保”的相关知识。
今年以来,阳泉市城区工会、下站街道办事处兴隆街社区举办了“走进商圈现场招聘会”,求职者、用工企业积极参与,为求职者提供便捷、优质服务的同时,也满足了商圈内企业的用工需求。
金融活水提振商圈发展
针对商圈企业的资金需求,该中心还设置金融服务室,以金融机构为主要资源,为商圈内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小微贷款等服务。
该中心不仅引导、鼓励实力企业与困难企业结对帮扶,协调山西银行为商户提供小额贷款,还构建起街道党工委、红色商圈联盟、基层党组织三级组织体系架构,通过建立党建联盟、签订共建协议等方式,有机衔接商圈服务监管部门、驻地单位、产权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商圈发展。该中心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集交流工作动态,商议重大事项,领办工作项目,增进互动沟通,凝聚各方共识。今年以来,山西银行每季度定期走访商圈商户,共计3000余次,发放金融宣传资料上万份。
未来,下站街道办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和党员商户的带动作用,使商圈成为“区域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党建高地,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