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离故乡
●郑贺秀
对我来说,故乡在心里永远是个痛。
想当初,咱可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晋东南那个旮旯里,整天就思谋着一件事:有朝一日从这大山里钻出去,杀进城市,出人头地,享受荣华。就像路遥小说《人生》里的高加林一样,站在望不到边的玉米地里,眺望着山外,苦思冥想,离开这片深深厌恶的土地。
那时候,故乡在眼里是丑陋,是落后,是心里的痛。
后来就混进了城。如同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伴随着新鲜和好奇,信心十足地开始了又一轮的奋斗:找工作,买房子,讨老婆……山汉进城以后,心里隐藏着一种摆脱农村的窃喜。
再后来,为生计奔波了几十年,年龄大了,心情平静了,才渐渐感受到身心的疲惫,才发现咱这单薄的身子骨,根本顶不住大城市里风雨的洗礼。曾经的豪情万丈,变成了面对风月的惆怅——城里一点儿也不好玩。城里没有新鲜的空气,没有青山绿水,没有蛙鸣鸟叫,看不见天上的星星……住在千篇一律的水泥格子里,穿梭于车水马龙的熙攘中,颠沛流离,忙碌生计,再也感受不到淳朴的民风,找不到田园美景,见不到竹篱柴扉,不能伺侯疼你想你的亲爹亲娘……
这时候,就又想起了故乡。这时候的故乡是那样亲切,那样恬静闲适,让你不能释怀。
诗人海子曾说:我要回家,我要转回故乡,我要在故乡的天空下,沉默寡言或大声谈吐……经常,回家的渴望会变得迫不及待,恨不得连夜动身,不背行囊,不带分文,抑或是衣锦还乡,抑或是铩羽而归,只要能回家,只要能见到爹娘,怎样的心情都是最好!
那天,真正回到故乡,走进故园,环视生于斯长于斯的村落,却发现一切是那样陌生。故乡咋就变了,变得面目全非?
不知从哪天开始,故乡开始学着城里人的样子,推开大门,砍掉果园,硬化了青苔小径,填平了几百年的老井,那层层叠叠的老窑洞里,再也看不见袅袅升腾的炊烟……这不是我魂牵梦绕的故乡,她沦落了,模糊了,变得让人心痛,让人六神无主,让人想不起美好的童年。
在城市和乡村的十字路口,我绝望,我无语,我迷离无助。在痛苦的煎熬中,我不能出发:找不到起点,也找不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