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专项监督优化营商环境
日前,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政务服务大厅,正在办理营业执照业务的小孙向前来走访的区纪委监委干部说:“网上提交材料后,在现场不到一个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特别方便。”
大同市纪委监委在全市开展护航营商环境“清风行动”,通过紧盯优化营商环境目标,重点纠治4类问题,同步开展15项专项监督,严明公职人员涉企服务“十严禁”等监督执纪问责措施,持续清除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为推动营商环境向优向好,大同市纪委监委将作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围绕4个方面开展日常监督。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纠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问题;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坚决纠治因循守旧、效能低下问题;聚焦权力运行制度体系,坚决纠治滥用职权、以权谋私问题;聚焦责任落实,坚决纠治履职不力、压力递减问题。
该市纪委监委开设涉民企案件“绿色通道”,调整223项权责清单,推动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健全法治环境。在政务环境优化方面,督促审批部门简化程序,在全省率先推行一般环评和辐射类环评 “二合一”模式。针对信用环境,督促全面清理“新官不理旧账”“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推动健全全流程信用监管体系。此外,督促规范亲清政商关系,分类梳理编制服务企业事项清单,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起。督促各开发区深化“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提升土地审批效率,推动召开政银企对接会,营造优良环境。
与此同时,大同市各县区纪委监委拧紧责任链条,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开展监督检查,着力推动各项惠民惠企政策落实到位。云州区纪委监委制定“清风行动”监督单位责任分工和监管部门责任清单,并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作用,进一步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灵丘县纪委监委围绕全县“大数据+新能源、特优农业(有机旱作农业)+乡村旅游”两条主线,在全县开设反映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绿色通道”,快查快办涉企案件。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