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封书信让左权山里娃看向外面世界
本报记者 张云鹏 通讯员 郝志英
“我与岭南师范大学的陈姐姐成了好朋友,了解她的生活。现在,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对学习充满了兴趣。”11月14日,晋中市左权县下庄学校八年级学生牛佳(化名)说。
这是团左权县委 “幸福家园·童心陪伴”计划成效的一个缩影。目前,左权县思源学校、下庄学校、左权二中、麻田中学共计281名在校中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他们与大学生往来书信达到了779封。团左权县委通过这个计划,重启传统的书信交流,在青少年和大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彩色的心灵之桥。
左权县“幸福家园·童心陪伴”计划强调信件保密,建立学生对通信的安全感,要求班主任招募以鼓励、肯定学生参与为主,对招募的对象强调每个学生都需要心理成长,都可以参加活动,参加对象不具有针对性。
左权县思源实验学校校长张毅说:“孩子们需要成长路上的方向和引领,大学生志愿者与孩子们年龄接近,可以帮助孩子们成长。”
左权县下庄学校团委书记梁昊说:“左权县有一批留守儿童,我们的计划起到了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的作用,打开了他们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
团左权县委副书记张艺玮说:“书信交友活动中,通信志愿者扮演 ‘树洞’(指承受秘密,私事的平台),作为倾听者,帮助青少年梳理自我认知,关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惑及问题,引导其健康成长,这有别于过去单一的讲座等活动,更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下一步,团左权县委将继续致力于乡村青少年的心理支持,聚焦青春期乡村青少年特别是留守青少年、重组家庭、单亲、孤儿及其他有情感表达诉求的青少年,做好心理疏导和提前预防工作。让更多的社会关爱、走进青少年,让一封信书传递更多的关爱、温暖更多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