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其笔墨纵情表达
人物访谈/张翔洲
张翔洲,山西省文联委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山西省中国画学会驻会副会长、山西省工笔画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太原市美术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秘书长、山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太原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太原市文联委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收藏家协会艺术顾问、民盟中央美术院山西分院顾问、山西省中国画学会工笔画艺委会主任、中华禅画院工笔画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农工党中央书画院理事、农工党山西省委书画摄影委员会副主任、晋泉书画院院长、太原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太原文学院副院长。
本报记者 杨伟义 高静
山西青年报:书画同源是很多中国书画家的共识,从审美层面来说,优秀的书画作品已非简单的“以画入书”或者“以书入画”,你的诸多作品也有此体现,请问,你如何看待书法与水墨画之间的关系?
张翔洲:就传统中国文化而言,书法与水墨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书法被视为书画的基础,而水墨画则在书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二者相辅相成。
书法与水墨画共同倡导笔墨的运用和表现力的发挥。书法讲究用笔结构、墨色、布局等,注重文字的形状、字意和节奏感。水墨画则通过墨的韵律、笔触的运用和线条的组合,表现出景物、人物和抽象形式的美感。在审美层面上,书法和水墨画都追求自然、典雅、淡泊的气质,并强调墨色与纸面的相互作用。在技法和表现方式上,两者存在交叉与融合,互相借鉴,互相影响。
总体来讲,书法和水墨画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艺术独特的审美体系,并且在中国艺术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山西青年报:有人说,水墨画与书法一样,提升技法之外,是需要传统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来滋养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张翔洲:我经过几十年的学习与实践,有一些观点与感受。水墨画和书法都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它们确实需要技法的提升,但同时也需要传统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来滋养。
传统文化积淀对水墨画和书法的发展至关重要。水墨画源远流长,融合了中国文化、哲学和审美观念,它的创作和欣赏都需要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同样,书法作为表达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也需要具备对文字、文学和文化的理解及储备。传统文化为水墨画和书法提供了灵感、题材和表达方式,这些都是艺术家在实践中运用的重要元素。
此外,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于水墨画和书法的创作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和思想的表达,他们的经历和阅历会影响他们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进而影响他们的创作。一个丰富多样的人生经历可以为艺术家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情感表达,使他们的作品更加丰富和有内涵。
由此可见,技法的提升、传统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使得艺术家可以创作出更具深度和内涵的作品,同时也能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艺术。
山西青年报:你的绘画取材涉猎极为广博,有民间传说、成语典故、名人趣闻等,下笔如有神,充满感情。关于书画艺术创作,你有哪些感悟与心得?请与我们分享一下。
张翔洲:真诚地面对生活、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面对笔墨,这是我做人的信条,也是我从艺的信念。很高兴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书画艺术创作的感悟和心得。
首先,是创意的重要性。艺术创作需要有独特的创意和想法,这可以是你对某个主题的独特看法、情感的表达或感悟的体验。创意是艺术作品的灵魂,能够使作品与众不同。
其次,是观察与感知。观察力和感知力对于写生和艺术创作非常重要。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捕捉细节和形态的变化,可以帮助你更准确地表达主题和情感。
再次,是自我表达与留白。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在创作过程中,留白也是很重要的,给予观众一些空间进行自我联想和思考,能让作品更具张力。
在实践与技巧方面,我认为,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是提高书画艺术创作水平的关键。通过不断尝试和实验,你可以发现新的方式、技巧和材料,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作能力。
此外,理解与借鉴也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和欣赏他人的作品是提高自身艺术创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从其他艺术家作品中获取启发,并结合自己的创意和个人风格,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之,书画艺术创作是一种自我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充满想象力和灵感的。通过不断地锻炼和探索,能够让人培养出独到的艺术眼光和技巧,创作出富有个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名家点评】
翔洲是天赋加勤奋的青年画家,他的作品富于真情实感,充满人性的温情,其用笔用墨洒脱自如,形象严谨生动,达到了以形写神的境界。 ——版画大家 力群
他的作品中处处流露了苍凉、悲壮、苦涩、肃静,而又令人难以割舍的黄土情结。他以独特的绘画语境,吸取传统水墨之底蕴,营造了一方形与色的艺术世界。其间,困惑与梦幻交织,悸动与冥想相克,亢奋激越与沉沦静穆同步。骚动不安勤奋好学的遗传因子,也时刻左右着他人格的物化。
——著名画家 芦芽子(王建华)
翔洲的作品能收能放,既有精微的刻画与研究分析,也能作奔放、抽象、写意的水墨,跨度较大。 ——著名画家 汪伊虹
翔洲坚持师造化,经常深入生活。不断增进对生活的理解,不断积累创作素材,全身心投入国画的研究与实践。他既能在绘画上领悟生活,对传统艺术和现代生活有所融会,又能在国画的继承和发展上有所探索和追求。 ——著名画家 王朝瑞
古装人物画其实是对画家的一种严峻考验,因为它要求画家要有穿越时空与古人交流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完美地表现出古人的精神和气质。张翔洲的画作即是一例。
——鉴赏家 萧平
笔墨的造型能力早已被无数艺术家所证实,而笔墨对艺术家主观直接的表现也同样高效。张翔洲的人物画创作在塑造典型形象的同时,也将自我的内心情感世界流露在了画面中。 ——策展人 余根晖
画以简约为尚,简之入微,则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烟鬟翠黛,敛容而退矣。张先生笔下,古人今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面貌。其描真图,惟妙惟肖,栩栩欲活,绘声绘色,可乱楮叶。 ——文艺评论家 介子平
翔洲的人物画题材广泛。他已经超越了传统人物画的樊篱,而进入了一个相当高的艺术境界,他笔下的人物虚实相生,意韵悠长,并与他的性情相融合。
——评论家、策展人 艺兴
张翔洲以中国人物画为主,有古人有今人,有工笔有写意,但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他还十分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能带给人们以高逸、至美的艺术享受。
——出版人 邱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