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员温馨提醒领取补贴警惕诈骗
本报记者 刘琴 通讯员 王思雨
“小姑娘,你快帮我看看,我这是发的什么钱?为什么是在手机上领取呢?”近日,在长治潞州农商银行营业大厅,一个焦急的问询声打破了宁静。正在忙着整理传票的柜员抬头一看,来者是住在旁边八一社区的秦阿姨和老伴儿张叔叔。柜员赶忙说道:“叔叔阿姨,你俩别着急,有什么事儿咱们慢慢说!”
原来,中午时候两位老人手机上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 “尾号为2022的客户,现在您的农村计划生育补贴已入账,请您点击下方链接,完善信息后即可获批点击领取。”两位老人年龄大了,不太会操作智能手机,儿女在外打工也不在身边,便来到经常办理业务的长治潞州农商银行,想着请银行专业人员帮忙看看。
潞州农商银行的官方短信均以 “详询96518”为结尾,柜员发现秦阿姨的短信结尾却是“查看应用”,当下便感到这条短信有可能为诈骗短信,随即一边示意大堂经理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通知网点负责人帮忙查询短信真实情况。经过一番查询证实,近段时间以来本地区多个行政村的生育补贴款开始发放,但均为群内通知到村委现场领取,可以断定此条短信为诈骗短信。柜员便向老人讲清了真实情况,还详细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常见套路,鼓励老人在遇到类似事情时向公安或身边人求助。老人瞬间舒了一口气,并对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表示了感谢。
近年来,各种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许多老年人群体成为受害者。潞州农商银行作为扎根本地的本土银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走进周边社区,通过反诈知识宣讲、反诈节目表演、趣味活动等老年朋友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反诈宣传,让更多老年朋友了解反诈知识,远离各种形式的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