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0月11日

灵石行政执法改革:将“看得见”“管得了”融为一体


    本报记者 张云鹏

  10月8日,记者从灵石县获悉,该县在行政执法改革中,将过去的“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变为如今的“网格员吹哨、执法队报到”,拉大执法框架、延伸执法触角,在加快基层信息流通共享的同时,有效破解县级和乡镇的协同执法难题,初步蹚出了一条管用有效、群众认可的“灵石路径”。
  在灵石县翠峰镇沙峪银杉小区,网格员宋国栋发现一处没有取得规划许可证的建筑物,将事件上报到灵石县综合执法指挥调度平台后,转办进入派遣阶段,灵石县执法队与翠峰镇执法队现场勘察并下达整改通知书,违建被限期整改拆除。随后,网格员现场核查整改效果。作为山西省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县,该县全面用好“探头前哨”,将执法巡查纳入2275名网格员的职责范围,建立 “发现报告—分级分流—限时办理—跟踪督办—回访问效”的闭环运行机制,变被动执法为主动预防,充分发挥了农村网格员常在村、情况熟、发现快的优势,大幅提升了执法效率。
  灵石县通过主官上阵、放权赋能、链接农村网格、县乡联动、智能调度等措施和办法,推动改革从“整合”走向了“融合”。截至目前,该县累计执法2035次,下达文书661份,案件来源网格员上报比例达到70%以上,频次较高的执法事项主要集中在环境卫生、违建拆除和农村市场管理等方面,工单事项全部按期办理,没有一起复议和诉讼,县乡联动运转正常,执法工作稳步推进。
  灵石县设立了基层治理服务保障中心,以“智慧灵石”系统为支撑,将“执法单位、执法人员、执法事项”纳入指挥系统,统筹县执法队、乡执法队和村网格员三支队伍,构建起“线上调度、线下执法,有呼必应、限时办结”的指挥体系,形成了县、乡、村网格一体化联动的运行格局,真正变单兵作战为全民参与,让 “看得见”和“管得了”融为一体。在灵石县基层治理智慧服务大厅,记者了解到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及指挥调度平台的运行情况,大厅按照“事件上报、事件受理、任务派遣、任务处理、结果反馈、核查结案、考核评价”七个环节,去完成指挥调度和执法办案,确保事件分级承办,限时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