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0月11日

山西100个乡村e镇总投资规模达286.7亿元


    本报记者 赵云云

  10月1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全省100个乡村e镇总投资规模达286.7亿元,总产值337.3亿元,主导产业投资额达106.89亿元。

乡村e镇带动就业3.8万人

  省商务厅副厅长梁志勇介绍说,乡村e镇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网络零售额达57.31亿元,同比增加50%以上。经营主体数量增加到9122户,实现税收5.75亿元,培育网红和本地企业负责人2529人,带动就业3.8万人,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平台和抓手。
  梁志勇说,按照“经营主体提升年”工作部署,省商务厅将坚定信心,瞄定目标,从五个方面全面推进乡村e镇建设工作。
  持续推动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立足我省当前农村电商发展基础,着眼做大做强农村电子商务新业态,充分激发农村经营主体活力,有效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人投身电商领域,使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市场稳步发展,为我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新动能、新平台、新支撑,并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山西名片。
  持续推动“产业+电商”融合发展。发挥乡村e镇在品牌策划、流通渠道、网络销售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深度融合,提升电商产业化、产业电商化水平,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能力,开发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的消费品,打造一批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本土网络品牌。
  提升电商公共服务能力。支持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提升产品标准化、营销策划等服务能力,完善电商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以龙头电商企业为主的产业链条,带动商贸流通企业、物流快递企业、电商服务企业集聚发展。
  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加大对本土电商带头人、本地网红专业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组织开展“数商青年”电商云课培训、“灯塔计划”专业电商人才培训,提升本土直播机构的业态创新能力、服务运营能力和网红带货能力,同时积极对接全国知名网络平台,优势互补、借船出海、抱团发展。
  加快健全农村快递物流网络。推动电商与快递协同发展,引导邮政、快递、物流、商贸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建立完善物流共同配送服务规范和运营机制,推动物流快递统仓共配。推动寄递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谋划建设电商“云仓”类项目,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梁志勇表示,我省将对2023年农产品及农副产品上行网络销售额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且快递物流单量1000单以上(含1000单)的经营主体进行补贴,补助金额1元/单,快递费不足1元者据实补助。单个经营主体全年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含100万元)。通过对我省农产品经营主体网上销售农产品进行快递物流补贴,进一步减轻网商的运营成本,激发经营主体开展网络销售的积极性。

全省一刻钟商圈试点城市市级覆盖率达到63%

  据悉,省商务厅还在“烟火气集聚区”平台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资金方面的务实举措,在本土品牌创建、打造山西样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城市商业方面,省商务厅利用商贸流通发展项目资金对“烟火气”项目给予了资金支持。推动太原市钟楼街、忻州古城步行街创建国家级示范步行街,优化省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和文旅消费集聚区,完善消费载体空间布局,在主要街区开展“晋情消费 乐购步行街”活动。今年国庆期间,9条省级步行街人流量达到378万人次,营业额达到4.1亿元。前三季度,18个省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的经营主体数量达3932个,营业额达到12.6亿元,均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
  在便民消费方面,省商务厅持续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目前,我省已有运城、太原、晋城3个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有阳泉、朔州、忻州、晋中4个省级试点城市,全省一刻钟商圈试点城市市级覆盖率达到63%,67个生活圈商业网点数量近2万个,百姓购物更加便捷。按照我省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到2024年我省将实现试点城市全覆盖。目前,正在全省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星级评选认定工作,力争在全省打造一批生活圈样板,将我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
  在本土品牌打造方面,省商务厅鼓励老字号企业在管理制度创新、研发产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品牌影响创新等方面开展传承振兴工作,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省内外重要展会,提高我省老字号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并对取得明显成效的老字号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开展省内新一批的“三晋老字号”认定工作,并向商务部推荐第三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力争今年我省“中华老字号”企业有突破。
  梁志勇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经营主体提升年’工作安排,持续推进乡村e镇和‘烟火气集聚区’建设工作,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