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步走”全方位深化改革
本报记者 张云鹏 郭丽菲
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启动以来,共青团晋中市左权县委坚持党建带团建,以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为主线,实施“定点、延线、画圆”三步走,全方位深化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
定位“着力点”提升引领力
开展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以来,团左权县委不断优化“青年之家”阵地布局,采取“8+N”的“青年之家”阵地建设计划,打造了8个乡镇核心型“青年之家”及N个专业型、功能型“青年之家”的县域全覆盖格局,形成了企业、学校、乡镇、机关各1个“青年之家”示范店的组织形态。
主动争取左权县委组织部政策支持,把建设“青年之家”作为“党建带团建”的重要内容,把推优入党作为履行政治功能的重要抓手。在团左权县委挂牌青年人才党委,在乡镇建设党团联建“青年之家”,并成立青年人才党支部和团支部,完善了党、团组织联合培养教育机制,形成了左权特色“青年之家+党支部+团支部+社会组织”的工作机制。特别是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青年之家”将“乡镇+文旅行业+流动青年人才服务”相结合,形成了“青年之家”服务新形态。目前,已服务晋中学院、太原师范学院等高校学生600余人。
创新工作方式,打造“行政+社会组织”青少年权益工作框架,利用“青年文明号”“青年之家”“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等体系,将左权县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法治教育基地、县禁毒教育基地、县人民法院刑事庭纳入团属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用活青少年事务社工协会。
拓展“工作线”激活凝聚力
延伸党建“主战线”,把牢县域改革定盘星。左权县成立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县委领导牵头、部门单位协同配合工作格局。同时,与左权县委组织部联合印发《左权县关于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年度考核指标体系。
延伸基层“实践线”,搭建赋能增值新平台。团左权县委采取专业化培育、社会化动员的方式,吸纳优秀青年加入团属组织,从返乡大学生志愿者、选调生、青年村干部中选拔、配备乡镇(城区)团委兼、挂职团干部18人;在左权籍在校大学生中招募46名兼职团干部,服务基层团组织工作。加强组织形态创新,主导主办青年武术、青年朗诵、志愿服务等8个团办青年社团。充分利用麻田军耀国防研学基地、禁毒教育基地等场所,打造了7个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红色教育、安全教育等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
延伸育人“思想线”,贯通党、团、队育人链条。加强党建带团建、团建促队建工作体系,全面规范建立团、队组织,左权县中小学少先队全部成立了校级少工委,中学全部成立中学团校;在乡镇(城区)、村(社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成立校外少工委47个,全面加强了少先队组织队伍建设;县域全部初中实现少先队 “推优入团”,各校已制定“因校制宜”的推优入团实施方案,为全面实施“双积双评”推优入团做好了制度准备。
擎画“同心圆”提升服务力
深化育人功能,引领凝聚青年思想。团左权县委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成立年度青年宣讲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其间,开展“青马工程”,组织县、乡两级团组织书记在线上开展“青马领学”活动,点击率已突破4万;在“晋中左权青年”平台开设“给少先队员讲党的二十大”“青!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青年讲堂—党的二十大知识问答”3个学习档,引导青少年从小听党话、跟党走。
倾听青年呼声,不断促进青年成长发展。团左权县委举办了左权籍“返家乡”大学生新春交流会,讲解了该县人才引进、大学生创业就业补贴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团县委还与县委组织部共同举办了左权县青年干部座谈会,就选调生、大学生村干部等青年干部群体如何凝聚、管理、引导、服务等事项进行了交流探讨;发起“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倾听青年关于思想引领、婚恋交友、权益维护等方面的诉求和意见建议,切实维护青年权益。
凝聚社会力量,提升青年服务大局贡献度。团左权县委组织各级共青团、少先队、团属社会组织、“青年文明号”集体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无偿献血、义务打扫、“七彩课堂”留守儿童公益管护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团左权县委将继续以实干为要,善于筹措兼顾,乐于凝聚服务,坚定信念,迈开步子,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勠力进取,开启共青团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