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9月26日
共青团朔州市朔城区委

集智聚力 激活青年人才“一池春水”


    本报记者 贺美晓 郭丽菲

  为牢固树立全面从严治团和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共青团朔州市朔城区委坚持党建带团建,聚焦多渠道选优配强各级团组织的工作力量,不断推进工作机制创新,释放组织改革活力,集智聚力,激活青年人才“一池春水”,全方位增强各级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为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朔城贡献青春力量。

拓宽用人视野 全方位引才

  拓宽用人视野,多渠道引进人才。朔城区委组织部、团区委充分用好专挂兼职团干部政策,构建“4+3+2+N”团干部工作力量选拔体系,打通社会化选人路径,不拘一格从严选拔政治过硬、有事业心、具备青年榜样潜质、便于发挥工作优势的青年人才进入团的工作骨干队伍,逐级完善各级团干部的配备,壮大团组织工作力量。
  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从辖区高中选拔1名优秀年轻“网红”教师作为团区委兼职副书记;吸纳1名优秀青年企业家代表担任团区委兼职副书记。同时,结合各乡镇(街道)团委和村级团组织实际情况,选聘52名优秀大学生(研究生)到乡镇(街道)团委兼任副书记,推动选聘252名到村(社区)大学生担任村(社区)兼职团支部副书记。
  工作中,团朔城区委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青少年需求,推动各级团组织主动向社会筹资源、从青年中找帮手,通过吸纳涵盖公安、卫生、教育、金融等领域的优秀青年干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担任乡镇(街道)团(工)委委员,将团组织工作对象转化为工作力量。

加强审核把关 多层次育才

  严格落实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团干部协管工作的通知》要求,落实团干部双重管理制度。通过不断严格团干部选任程序,健全协管制度,充分把握团干部任用话语权、沟通联系的主动权,协助党组织真正把政治素质过硬、德才兼备、作风优良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团的工作岗位上。
  强化共青团工作力量梯队培养建设,以提升团干部工作能力为重点,建立健全团的工作力量培养、选拔和评价激励机制,探索构建完备的青年工作队伍培育成长链条,进一步畅通团的优秀骨干成长通道。

完善考核机制 常态化管才

  完善团干部日常考核和年度评价机制,确保团干部不仅能“选得出”,更能“用得上”“用得好”,更好地联系、服务和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制定出台团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团干部目标管理办法、团组织书记述职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考核制度,明确团干部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奖惩办法,增强工作实绩约束。建立团区委班子联系指导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基层团组织在常态化开展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将党建带团 (队)建工作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支持推动共青团工作。积极落实基层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每年定期组织朔城区各乡镇(街道)、学校团委负责人现场开展述职评议,邀请各领域优秀青年代表参与打分,对照年度工作责任目标及工作完成情况形成考核结果,并及时向同级党组织和区委组织部通报情况,推动团的工作成效与评先评优、选拔任用挂钩,不断拓宽团干部成长发展通道。

依托工作阵地 高效能用才

  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主线,以各基层团的工作阵地为依托,用好各领域团的工作力量,在青年创新创业、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困境帮扶、文明创建、人才引聚等领域更广泛地服务青少年群体。
  建立健全团建工作示范点、团代表联络站、“青年之家”、青年文明号等“青”字号阵地工作力量保障和常态化运行机制,在朔城区团干部中大兴调查研究,鼓励团干部“走近”青年的同时,“走进”青年,确保将基层团的工作阵地打造成联系青年、服务青年的“温馨驿站”。
  另外,深化朔城区各部门联动合作,先后举办了“蒙银杯”首届朔城区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乡遇青春、建功立业、美丽村居、奋斗有我”为主题的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青年联谊会,营造良好的引才聚才留才氛围,延伸各级团组织工作触角,更好地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