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9月25日
学思想凝心铸魂 建新功书香筑梦

帮助青年用哲学思考人生推荐阅读《可以与应该》


    作者简介

  郭孝实,男,1966年12月出生,江西上饶人,汉族,中共党员,武汉大学法学博士,中央党校政治学博士后,研究员,高级职业指导师。现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网络工作部副部长;曾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常委、中国职工电化教育中心主任、中国职工音像出版社社长。发表过《司法预救济与再救济》《建立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国企用人机制》《依法行政是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等一系列专业论文和著作;因爱好文学,笔耕不辍,先后发表《握住你的手》《红柳红》《你是谁》《梦中的雪莲》等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2018年6月,其创作的散文《父亲的哲学》荣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影响青年价值观的因素很多,一本好书的影响无疑会很大,能够引导和帮助青年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郭孝实博士的《可以与应该》就是这样一本好书,为青年提供了用哲学思考人生的一种角度,内容丰富,启发智慧。该书博古通今,引经据典,笔触生动有趣,语言明白畅达,从身边事入手,从人文、自然、思辨多视角思考人性、工作、生活面临的现实问题,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探求答案,剖析了“人总想得到更多”的行为,提供了“应该”能够得到更多的“可以”路径。书中所提供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贯穿亲情、爱情、友情,不仅有利于破解工作冲突,调和朋友之间、家庭之内的矛盾,更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其所蕴含的时代特征和人文精神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对处于成长期的青年是恰到好处的提示,为不同向度的人生打开了新的窗口。
  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广大青年应该好好读一读这本《可以与应该》,充分吸收思想的养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作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本报将选摘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可以与应该》介绍

  郭孝实勤于社会观察,于公务之暇潜心著述,历时数年,易稿数十,将人生、社会问题进行哲学思考,以逻辑思辨的角度探求“可以”与“应该”的区别,完成《可以与应该》,共计20余万字,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概述》《“可以”的解读》《“应该”的解读》《“可以”与“应该”的关系》《“可以”与“应该”的哲思》。全书紧贴时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实际,对“可以”与“应该”两大习以为常的社会道德及伦理规范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辩证分析和哲学探讨,对惯用概念进行清晰剖解与阐释,用实证和案例围绕核心议题生发广泛系统的讨论,深刻解读了“可以不等于应该”“习惯不等于应该”“可以不等于愿意”之间的辩证关系,为解决日常问题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积极有益的战略新思维和哲学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