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李云霞 通讯员 付炎 翟建平
9月16日,由稷山县委、县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后稷论坛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再次奏响传承农耕文化、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本届论坛以 “传承农耕文化 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包括开幕式、县情推介、后稷农耕文化研究成果发布暨三省五地缔结农耕文化研究联盟仪式、“运才兴运”西安专场暨招商引资签约和稷山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高端智库咨询会——禽蛋产业发展研讨会等环节。
活动现场,稷山县委书记吴宣表示,稷山与西安地域相近、经济相融、文化相通、人缘相亲,在西安举办后稷论坛,就是要通过学习借鉴、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争取更多发展红利;同时,以后稷农耕文化为纽带,让稷山文化、稷山特产通过西安这个平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不断拓展后稷农耕文化和稷山发展的新空间。
稷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润主持开幕式并作县情推介,全面展示了后稷故里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欢迎更多有识之士关注支持投资稷山,实现合作共赢。
论坛发布了近年来稷山县在研究后稷农耕文化方面所取得的系列重要成果,并倡议与山西高平、甘肃庆城、陕西彬州和杨陵缔结农耕文化研究联盟,共同搭建农耕文化研究平台,进一步探源农耕文化历史脉络,挖掘农耕文化时代风采,开启农耕文化发展新篇章,铸就农耕文明新辉煌。
作为本届论坛的重要内容,“运才兴运”西安专场暨招商引资活动于当天下午举行。吴宣向与会的稷山籍优秀在外人士介绍了家乡的发展情况,希望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多为家乡发展提供好建议、分享好经验,引荐企业家、投资新项目。随后,稷山县与陕西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纳新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陕西文史国际交流中心等12家单位签订了省校合作、“稷山四宝”销售、氢能源综合应用、中药材深加工、旅行社战略合作等合作协议和项目,投资总额达23.2亿元。
在稷山县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高端智库咨询会——禽蛋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与会嘉宾、专家学者共同为稷山蛋鸡养殖产业发展把脉会诊、建言献策;稷山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论坛期间,“稷山四宝”中国行(西安站)标准店授牌和“稷山四宝”中国行(西安站)专场活动让稷山麻花、稷山饼子、稷山鸡蛋、稷山板枣在西安市场销售更有“范儿”;现场展示的稷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优”农产品,受到与会嘉宾和慕名前来参观品尝的西安市民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何处不美——稷山》《我在稷山等你》等宣传片及 《高台花鼓》《高跷走兽》《五谷香自稷山来》等精彩的非遗展演和原创文艺节目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了后稷故里的无限魅力。
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稷山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搭建了更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稷山将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优良的环境、更加贴心的服务,欢迎社会各界到稷山考察走访、投资兴业。期盼专家学者在后稷农耕文化研究领域能有更多的新成果,进一步厘清后稷农耕文化的历史脉络、丰富后稷农耕文化的承载方式、拓展后稷农耕文化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