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9月15日
运城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徐可

以奋斗与担当书写绚烂青春诗篇


    本报记者 李云霞

  徐可出生于2001年6月,中共党员,运城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06班学生,校学生会主席、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学生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荣获2022年度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作为学生党员,徐可时刻关心同学、乐于助人,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始终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学校、院系两级组织的各项党团活动,努力提高自身政治修养,争做有理想、有抱负的新时代青年。

刻苦学习 努力钻研知识

  徐可出生在运城市稷山县一个普通家庭,她深知父母赚钱不易,因此一直倍加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严于律己、努力奋斗。
  “期望在大学这所育人殿堂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学会如何做人、如何生存。”怀揣这样的目标,徐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多方位提升综合素质,不断耕耘的同时也在不断收获。她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笔记整理工作,善于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遇到疑惑时及时向老师提出疑问,力求得到解决。她的综合成绩始终保持在专业前列,多次荣获“学院综合优秀奖学金”以及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除了课堂知识的学习,徐可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各类活动,尤其对物理实验兴趣浓厚。2022年,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她作为主讲人,与团队成员历时6个月,荣获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二等奖,取得当年山西省讲课类比赛最好成绩。
  此外,徐可还心系乡村儿童,依托大同市灵丘县大学蜂文化惠农协会,与团队成员前往多个乡村小学建立图书角,搭建线上阅读平台,共同为实现乡村儿童的读书梦而奋斗。其间,该项公益活动成果 《童书绘梦——与村上书屋益童成长》在第九届山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获得金奖。
  徐可认为,大学生不能仅仅关注课本上的知识、局限于分数的高低,更应着眼于社会需求,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充实自己,实现更大的目标。

敬业爱岗 做好师生桥梁

  学习之余,徐可把握住每一次锻炼自我的机会,做事认真踏实,先后担任校团委第二课堂工作部负责人与校学生会主席期间,努力做好各项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带头作用,借助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 (“到梦空间”APP)组织各项活动60余次,活动总参与人次7万多,丰富了同学们第二课堂活动。
  此外,徐可力求进取,虚心向他人请教学习,发现不足及时改正并总结经验,维护集体荣誉,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以服务同学为宗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做好师生、校院之间的桥梁。
  为提升自身水平,徐可报名参加了第四期到梦空间系统全国主要管理员培训。由于工作尽职尽责、成绩突出,先后荣获运城学院2020—2021学年 “优秀学生干部”、2021-2022学年 “优秀学生干部”、2022—2023学年“优秀共青团干部”。

投身实践 贡献青春力量

  徐可热心公益,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成长与进步。
  2021年3月,得知稷山县学雷锋志愿者协会招募 “保护湿地”志愿者的信息,徐可立即报名参与其中,为湿地保护贡献力量。2021年、2022年“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她积极投身基层服务,整理资料、报送文件、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走访红色教育基地,为家乡发展贡献绵薄之力。特别是在202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作为运城学院“青年·清廉”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徐可依托运城红色教育基地,形成《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廉洁教育调查报告——以河东地区为例》,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同年9月,作为后备志愿者,她参与了山西省第八次旅游发展大会暨第33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并在运城学院第三次党代会和迎新等多项志愿活动中贡献了力量。她的努力付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荣获运城学院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二等奖、暑期社会实践读书心得二等奖、迎新活动“优秀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今年9月,已经升入大四的徐可依然在不断奋斗、不断完善自我,努力实现着人生价值和目标追求。她说,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要接好时代的接力棒,坚持勤奋努力、踏实工作的优良作风,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