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优青年人才服务体系 赋能泽州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李茹霞
8月8日,记者从团泽州县委了解到,团县委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紧跟晋城市、泽州县的安排部署,以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为契机,坚持“搭平台、办活动、拓渠道、强保障”多措并举,贯通“引、育、用、留”全程发力,创优青年人才服务体系,吸引青年返泽、归泽、融泽、留泽,持续为古韵泽州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省校合作 汇聚人才
搭建平台“引”,集聚青年返乡创业热情。依托“青春兴晋”平台,3年来团泽州县委组织343名返乡大学生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从不同岗位、不同角度增进对家乡的了解。以省校合作为抓手,积极对接各高校,广泛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泽州县先后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工商学院、忻州师范学院等高校命名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同时,团泽州县委建立了 “泽青学子”人才库,入库人员2400余人,通过常态化发布实践项目、实时推送家乡动态等制度,构建了青年与家乡沟通的机制和纽带,涌现出“金牌导游”李鹏鹏、农村电商带头人周光天佑等一批晋城市、泽州县优秀创业青年。
精准培育 提升本领
精准施策“育”,提升青年担当作为本领。建立山西省团校大阳学院(晋城乡村振兴青年学院),围绕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主线,组织青年交流研学7期400余人次,为乡村振兴培养青年骨干。面向全县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者中的青年群体,团泽州县委针对性开展电子商务培训300余人次,一批青年“电商达人”下沉一线,带动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此外,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以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产业孵化基地,为50余家创业主体提供“一对一”指导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山西农业大学毕业生白浩楠的“太行鲟鱼养殖项目”,曾获山西省星火项目创业大赛高校毕业生组一等奖。
拓宽渠道 服务家乡
拓宽渠道“用”,涵养青年服务人民情怀。团泽州县委选派39名优秀青年到县、镇、村三级挂兼职锻炼,聘用202名泽州青年学子到镇村两级任团干部。
同时,整合电商营销、产品包装、产业发展等领域的50余名优秀青年人才,组建了乡村振兴青年协会;聘请网络主播“大山薛志杰”“真婆婆”、乡村电商领头人徐松、外来创业青年张蔚等新职业青年人才,兼任村级青年干事,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团泽州县委还积极开展青年志愿服务,1312名青年突击队队员积极参与政策宣讲、文明城市创建、防汛救灾等工作,在服务群众中增长才干。
培优土壤 扎根基层
强化保障“留”,培优青年扎根基层土壤。团泽州县委用好用足晋城市人才新政20条,以《建设丹河新城教育之城十条措施》为契机,今年引进4名部属公费师范生、20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签约泽州一中,全面享受生活、租房、购房、探亲补贴等优惠政策。
同时,开展“青春同兴 相遇在泽”“相约盛夏 与你邂逅”“恋在这里 团青有约”多场青年人才联谊,覆盖500余人,为单身青年解决后顾之忧;开设泽州 “百名好青年”风采专栏,今年以来推荐晋城市县两级“两代表一委员”23人、市青联委员20人、市级“乡村振兴青年先锋”6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2人,大阳镇团委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山西泽美优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荣获第14届 “山西青年五四奖状”,由周光天佑、郑凤琦、原钰洁撰写的《关于山西省农村电商发展的探索》提案获评2021年全国青少年优秀模拟政协提案。
越来越多的青年留在泽州、返乡创业,形成了“城市发展吸引青年人才,人才聚集助推城市发展”双向奔赴的良好局面,成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