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7月14日

大河村成为山西首个获授牌建设地质文化村


    本报记者 郭丽菲

  7月13日,记者从省自然资源厅获悉,位于长治市壶关县的大河村日前被中国地质学会列入全国第二批地质文化村挂牌筹建名单,成为山西省首个获授牌建设的地质文化村。
  大河村地处壶关县东部、太行山大峡谷中,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丰富。这里有跨越数亿年的地质历史和大气磅礴的峡谷风光,28亿年前的新太古代赞皇群,14亿年前的中元古代长城系,5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系、奥陶系以及数十万年前的第四系构成了大河村地质史的 “五代同堂”。在约24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作用下,太行山强烈隆升,在构造应力形成节理裂隙的基础上,水流侵蚀等综合作用造就了太行山大峡谷。数亿年的地质演化,千万年的生态变迁,造就了青龙峡、一线天、丹壁园、波痕石、嶂谷崖、青龙瀑、峰丛等自然风光。数十万年前的峡谷水流携带大量的砂土、砾石沉积在峡谷河道,形成典型的山水分布格局,大河村便在此世代繁衍。
  大河村不仅地质元素丰富,而且拥有3000余年的历史文化,穴陉岭道、大河关、东峻重关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的咽喉要道、和平时期的商贸通道。从魏武帝曹操的《苦寒行》“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到马丕瑶的 《大河口》“上党重关进,中原下界收”无不诉说着此处的峥嵘崔嵬、地势奇绝。此外,包罗万象的太上山大峡谷地质博物馆、羊神节、国际攀岩节、漂流活动等元素为大河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近年来,大河村依托村内典型地质遗迹及特色动植物等资源,结合周边乡土文化、红色文化等,开发研学与自然教育、劳动实践等场所,将大河青龙峡地质文化村打造成为“地质+自然教育”产业村(镇),让地质遗迹充分发挥出资源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