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7月14日
长治市平顺县北耽车乡南峧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路曙光

接力奋斗 新农村焕发新魅力


    本报记者 刘琴 实习生 平嘉成

  出生于1996年的路曙光,现任平顺县北耽车乡南峧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敢于攻坚“硬骨头”,带领村两委班子大力推进村级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小区、通村隧道、水道管网、“四好”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双射泉影视民宿写生基地,建立连翘万亩产业园区,修建百里茶栈生态景观产业路,实施花椒、核桃等传统农产品提质增效工程1000余亩,新开发耕地2000余亩。
  在路曙光和该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南峧村实现了从一个“深度贫困村”向“美丽新农村”的蜕变。

抓好民生 促进增收

  路曙光刚到南峧村时,该村还是一个深度贫困村,产业结构单一,附加值低,基础设施不完善。
  路曙光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种植核桃、花椒1200余亩,打造优质蜂蜜产品、开发龙柏芽辣椒酱,实施花椒提质增效工程500余亩,提升了传统产业的附加值。他还团结村干部带领村民建设百里连翘茶栈路、万亩连翘药茶种植基地,打造道地连翘产业的种子“芯片”,提升了群众致富内动力。
  “光伏产业优势得以发挥,收入可达120余万元,用于建设护岸、修缮道路、收益分红等。”路曙光说,此项工作为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统筹资金、参股共建东洪沟生猪养殖基地,切实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依托《功勋申纪兰》拍摄,提升纪兰党性基地教学条件;打造双射泉村影视拍摄写生基地,建设生态民宿20余处……
  “身为农村带头人,必须带着责任抓民生,带着感情抓民生。”本着这个思路,南峧村大力推进“2+3”道路工程建设,解决了连接2县4乡的交通出行难题,实现了交通全覆盖;持续推进白石岩、寺木沟2个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小区建设,共安置56户101人,实现了安全住房全覆盖;打机井、建水池、铺管网、装水泵,安全饮水实现了全覆盖;推进村级卫生室达标建设,医疗保障实现了全覆盖。
  与此同时,该村推进低保五保、雨露计划、“双签约”办理等民生政策应保尽保,惠民政策实现全覆盖;强基础,补短板,南峧、白石岩、双射泉实现了向灵山秀水的蜕变。

压实责任 带好队伍

  围绕振兴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路曙光紧紧围绕这个工作主线,严要求、细谋划,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压实支部书记责任,充实支部班子,带好党员队伍。
  其间,南峧村带头落实“一墙三榜、一约四会”,“孝老敬亲”文化制度,创设“孝善”基金,设置公益岗位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结合“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等一系列举措,让农村正能量得到充分发挥,使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南峧村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提升专项行动为工作要领,结合森林防火重点工作,在进山关键卡口、沟口设立党员先锋岗进行巡逻值守,严防火情发生。
  “我特别欣慰的是,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路曙光说。

深度调研 找出“瓶颈”

  到村工作以来,路曙光严格执行大学生村干部相关考勤要求,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上级部门各项工作安排。他说,选派干部必须以实际行动回应村民新期待、满足村民新要求。
  通过对南峧、双射泉、白石岩、寺木沟这4个自然村的深度走访调研,路曙光与村两委干部共同研究富民之策、兴村之道,为南峧村找到了制约发展的“瓶颈”。
  南峧村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但因山地地势,群众在满足日常用水用电后,如发生季节性缺水问题,在水电大量投入工程建设及全域旅游发展中,将会存在电力、水源不足问题,缺少资源的源动力支撑。
  此外,南峧村完成了万亩连翘的种植,并确定为村主导种植产业,但连翘品牌还没有做强,技术人才短缺,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短,中药材在农民收入中的份额还不高。同时,存在“抢青”现象,连翘质量也受到影响,另外,回报周期长,农户还没有从新种植的中药材中实现采收受益。
  “我们不回避问题和困难,关键是要找到解决问题、化解困难的方法和措施。”路曙光说,这是他和村两委干部下一步需要着力攻坚的。
  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路曙光时刻注重修身养德,加强党性锤炼,常怀律己之心,常行勤廉之事,常践为民之实。他表示,将继续保持昂扬状态,持续接力奋斗,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精力铆在发展上,把重点工作、关键性工作抓实抓牢,真正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让美丽新农村焕发新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