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向党 振“忻”有我
忻州到村工作大学生风采展示活动精彩上演
本报记者 陈晓平 通讯员 郝永峰
青春向党,振“忻”有我。7月7日晚,忻州市招聘到村工作大学生风采展示活动在忻州古城北城门楼广场精彩上演。
整场活动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生动展现了到村工作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乡亲的青春风采,表达了他们热爱祖国、建设家乡的美好心声。展示活动分为“青春梦、乡土情、赤子心”三个篇章,在舞蹈《唱支山歌给党听》中拉开序幕。二人台小戏《大山深处的车间主任》讲述了到村工作大学生刘慧芳在河曲县刘家塔镇碓臼也村动员群众制作泥塑、刺绣、编织、剪纸等手工艺品,创办“手工车间”,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的故事;话剧 《如愿》再现了硕士毕业生周之超告别繁华都市,只身来到河曲县单寨乡胡家坪村变身成为 “鸽子王”,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的情景;情景剧 《一路同行的日子》呈现了广大到村工作大学生通过基层历练,逐渐由“门外汉”成长为农村发展“领头雁”的过程;《我和我的家乡神池》《静乐 我可爱的家乡》《担媳妇》《热土忻府》等节目以家乡为题材,表达了到村工作大学生热爱家乡、扎根家乡、奉献家乡的乡土情怀;《爱你中国》《我们都是追梦人》《不忘初心》《请党放心 振忻有我》等节目或以歌曲,或以舞蹈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到村工作大学生热血澎湃、昂扬向上的蓬勃朝气和勇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展示活动在全场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圆满落下帷幕。
此次活动既是一次以青春之我赴时代之约的风采展示,也是忻州市全力做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后半篇文章的成果体现。近年来,忻州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万人计划”,聚焦如何解决人才下到基层去、下到农村去的大难题,在“引、育、管、用”全链条上用心用情用力,确保到村工作大学生沉得下、留得住、干得好,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