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锤炼品格
本报记者 赵云云 文/图
7月7日上午,太原理工大学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在明向校区举行。240支集中队伍、3700余名集中实践队员将奔赴全国各地,围绕理论宣讲、成就观察、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民族团结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接受教育与历练。
出征仪式上,该校党委副书记刘润祥代表校党委向即将奔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师生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他指出,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和意义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他强调,实践队员们要通过本次实践活动磨练自我意志,提高实践能力,将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充分肯定了学校近年来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希望全体实践队员以朴素的爱国之心扑下身子办实事;以谦逊的学习之心不断求知学习长本领;以火热的感恩之心发扬志愿奉献精神作贡献;以真挚的爱校之心传播良好校园形象,当好学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根本职责的阐释者;并希望全体实践队员以确保安全、细化责任、团结一心的要求高质量完成本次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把青春华章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用担当和奋斗展示太原理工大学的良好形象。
指导教师代表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学生时代“自找苦吃”的社会实践经历,讲述了7年前与云南妥泥村的缘分,在艰苦环境中完成了对当地100多个孩子的体质监测。鼓励同学们 “自找苦吃”,用青春热血、实际行动展现青春风采,在知行中感悟思想伟力、感受青春脉动,在“求实创新”校训鼓舞下,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继续通过社会实践锻造本领、为社会发展奉献青春力量。实践队员代表发出倡议,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同广大基层民众的联系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要在实践中把学习当作信仰,把知识当作武器,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用所学所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仪式上,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肖连团为社会实践队伍授总旗,与会嘉宾为社会实践专项团队授队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