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子来晋调研汾河治理保护
本报记者 郭丽菲
6月27日,清华大学“晋水深流”汾河治理保护调研支队一行11人来到山西太原,开启为期6天的暑期实践调研活动。这支调研团队将奔赴太原、临汾两地,通过参观、调研、访谈、座谈等方式,感受太原市九河治理和生态建设的成效,调研汾河治理保护现状,聚焦现存治理难题,了解未来进一步治理规划。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是山西最大的河流,被山西人称为‘母亲河’。我选择山西太原和临汾作为实践地并担任支队长,一方面原因我是山西人,对家乡有着浓厚的感情。然而,最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20年5月12日专程来到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听取太原市汾河及‘九河’综合治理、流域生态修复等情况汇报,沿河岸边步行察看汾河水治理及两岸生态保护、城市环境建设等情况。我也想跟随领袖脚步,切身体会近年来太原市九河治理的成效及生态建设的成果。”实践支队支队长梁山柏告诉记者,支队的11名成员分别来自清华大学水利系、法学院、社科学院等不同的学院和专业,在6天的实践调研活动中,他们将前往汾河二库、晋阳湖公园、九院沙河等汾河支流和玉泉山森林公园、壶口瀑布等地,全方位了解汾河治理保护的有关情况。
梁山柏介绍,学生社会实践是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清华大学每年有超过1000支支队、10000人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以清华大学水利系为例,今年大一和大二学生的假期实践参与率均超过90%。
“今年暑假,清华水利系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主题,将有7支支队赴黄河流域开展社会实践。”梁山柏说,希望所有参与实践的学生,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都能有所收获,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实践积累经验、增长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