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6月28日

数字赋能安全生产 让“人防”变“技防”


    本报记者 王钰钦

  6月27日,“三晋安全行”采访团一行来到阳泉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遵循“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科技兴安管理理念,推进矿山无人驾驶项目,建设完成了煤磨系统、输煤皮带无人化巡检项目,并充分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移动镜头、可视化安全帽等辅助设备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目前,该公司安全管理工作正在向数字化与智能化不断发展,逐步实现了“人防”到“技防”的转变,保证生产安全、提升效率。

强化管理 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该公司于2012年建成投产,生产水泥产品,广泛用于工业、民用高层建筑、大型桥梁、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工程。
  为强化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全员安全意识,该公司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上讲台”的方式为员工上安全课。特别是在自动化、无人化新模式发展过程中,针对新业态的安全内容,该公司邀请专家进公司授课,并组织员工外出学习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结合政府部门联合开展实操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安全素质,被阳泉市应急管理局认定为市级 “安全技能实操培训基地”。目前,该公司已开展各项培训58次,培训人员2132人次。
  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该公司通过“亲情助安”“致职工家属的一封信”等活动,让家属常念安全“嘱咐经”,将亲情融入到职工安全生产工作中,使家庭真正成为职工安全生产的坚强后盾。

改造设备 实现复杂生产无人作业

  “阳泉冀东矿山在2021年投资6000万元积极推进智慧矿山建设,智慧矿山主要是以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手段,实现安全、稳定、高效生产。目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数字化矿山和无人驾驶两个项目。”该公司负责人肖永峰介绍。
  据介绍,数字化采矿平台依据地质资料和地质建模,以数字化手段完成资源评价、开采规划、采矿设计。平台根据不同阶段的勘探数据,进行矿体模型、岩体模型、断层模型的建立,最终建立矿山资源品位模型,实现储量和质量的三维可视化。通过资源品位模型,实时动态了解矿山资源品位和储量的关系,指导后续生产;通过生产计划、开采设计、爆破设计、出图打印等模块功能,实现矿山提产增效。
  三维可视化管控平台对矿山复杂的生产系统进行精确建模、实时感知、仿真模拟,高效还原矿山实时生产现状,从而提高日常过程中的响应速度,实现可视化集中管控。
  智能管控数据平台贯穿于矿山各个生产环节,确保每个环节数据流转和信息流通,达到全员全流程协同和智能化操作,对全流程生产任务进行跟踪管理,从而提升矿山日常生产管理效率。
  近年来,随着以5G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的加快发展,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智慧矿山的理念得以落地实践,凭借易部署、广连接、大宽带、低延时等优势,5G充分满足了露天矿山环境网络对安全与性能的要求。该公司石灰岩矿在5G网络条件下,对8台纯电矿卡进行线控改造,部署挖卡定位系统、自动驾驶系统、挖卡协同系统、应急接管系统,通过智能集群调度平台协同管理,实现与矿区复杂生产作业无缝衔接,达到运输环节、大型设备、危险场所无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