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6月14日

晋城“益+家”爱心屋 给孩子梦想的家


    本报记者 李茹霞 通讯员 李国华

  一张平坦的书桌、一个舒适的小床、一间温暖的小屋、一处温馨的港湾……近日,晋城市泽州县南岭镇的两个孩子看到自己梦想的家的样子,开心地表示自己“做梦都想要一间这样的小屋”。
  帮助他们拥有“梦想小屋”的,是晋城市在前不久启动的“益+家”爱心屋公益服务项目。
  据介绍,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共青团晋城市委、晋城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为青少年办实事、解难题”为目的,启动“益+家”爱心屋公益服务项目。针对山区无良好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困难青少年,依托原有住房打造独立学习与生活空间、发放爱心礼包、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长期结对等帮扶服务,进一步优化青少年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一间希望的小屋

  “益+家”爱心屋改造行动由中铁七局西安公司晋城丹河新城项目部实施,项目针对无独立居住和学习环境的8至14岁困境未成年人,依托原有住房打造独立学习生活空间,并配套爱心志愿者结对帮扶。
  从“顶面、墙面、地面”3面同步作业,配置“床、桌、衣柜、吊灯、台灯、小书架”6件物品到位,就成了乡村困境青少年梦想的小屋了。
  晋城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李留萍告诉记者,建立“益+家”爱心屋的意义,是希望通过圆梦的方式,帮助和鼓励青少年珍惜大好学习时光,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生活中锤炼品格,在“益+家”爱心屋的愿望实现中感受到党的关怀,建立不怕挫折、充满信心的生活态度。

一个逐梦的空间

  家住南岭镇的晓毅(化名)和晓涵(化名)是首批改造建成的两个家庭。
  晓毅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因家庭条件原因,写作业通常在一张小方桌上,而晓涵更是长期借住亲戚家中。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和学习状态。经慎重考虑和多方沟通,团晋城市委、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对接中铁七局西安公司晋城丹河新城项目部,项目部的青年志愿者们在前期设计阶段入户调研多次,决定为他们打造一间专属“益+家”爱心屋。
  经过与家长的反复沟通,了解房屋情况和设计需求,志愿者修改设计方案10余次,为两名学习成绩优异但家庭困难的青少年打造了专属“益+家”爱心屋。从灯饰到台灯到贴纸,这些充满浓浓爱意的小细节,都充满了志愿者对他们的关心关爱。
  中铁七局西安公司晋城丹河新城项目部采用装配式施工作业方式,“高效率、低时耗”减小对家庭日常生活的影响。晓毅的房间仅用时8小时,就完成了从进场施工到甲醛检测合格后现场验收的全过程;晓涵的房间面积较大,共计花费近12小时完成交付。
  “全屋家具板材为ENF级,保障了在装修期间甲醛排放量最小,实现全屋家具即装即住。”近日,晋城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李留萍、中铁七局集团西安铁路工程有限公司团委书记蔡晓汀参加首批 “益+家”爱心屋交付,并向两名青少年送去了定制文具礼盒。

点燃孩子的希望

  从5月初的摸排,到走访、沟通、设计、施工……为了尽快将这份礼物送到孩子手中,所有参与项目的青年志愿者都付出了心血。
  采访中,一名志愿者告诉记者,“一间小屋,能给孩子们带来明亮开阔的学习环境,点燃孩子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更能搭建困境青少年走出封闭生活空间的桥梁。”他们觉得付出很值得。
  从小屋焕新到精神焕新,“益+家”爱心屋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更是将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有效引进到困境家庭中,让共青团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温暖伴随困境青少年健康成长,打通共青团服务青少年的最后一公里,让身处困境的家庭更加直接地感受共青团组织的关怀和帮扶。下一步,团晋城市委、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还将继续做好 “益+家”公益项目,面向更多困境青少年家庭,以爱为名、勇担责任,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爱心人士或企业,能够关注、支持“益+家”公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