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3月03日
大同市云州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徐鸣远

返乡创业与志愿服务“两不误”


    本报记者 吕汉富 文/图

  为援助赴武汉抗疫的医护人员和环卫工免费送西瓜、中秋节和春节为周边村的五保户和老年人送月饼和米面油、帮助新华街疏通下水道、帮助火车站交通岗清理室内外卫生……大同市云州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80后”返乡创业青年徐鸣远深入开展志愿服务,用行动践行雷锋精神、回报社会。
  2月26日,参与志愿服务已8年的徐鸣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这将激励我努力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在返乡创业的同时,做好志愿服务,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关爱村民不停歇

  2017年,大同市云州区许堡乡西册田村的徐鸣远,放弃经商返乡创业,成立了云州区鸣远专业合作社,流转了300多亩土地种植西瓜和杂粮。他种植的旱地西瓜皮薄多汁甜脆,于2018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种植基地被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确定为无农残生产监管基地。2020年5月,他被大同市委组织部、团大同市委评为大同市“十百千”青年人才计划“新时代乡村好青年”。
  返乡创业的同时,徐鸣远一直坚持开展志愿服务,用自己的力量践行雷锋精神。8年来,他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收入投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回馈社会。
  西瓜成熟后,他将2000多斤西瓜送给环卫工和敬老院的老人们消暑解渴。一到冬天,他就购买棉被、皮夹克等生活用品资助周边村的困难群体。每年的中秋节和春节,他会把月饼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送到周边村的五保户、生活困难的老人手中。
  徐鸣远说:“近年来,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比较多,留守老人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只要知道了,我就想方设法去帮助他们!”

疫情防控冲在前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徐鸣远主动捐款1100元,助力抗击疫情。当他得知大同市的医护人员逆行支援武汉时,被深深地打动。8月26日,他将刚刚成熟的3000斤西瓜,送到了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手中。“面对疫情,医护人员逆行而上,守护群众安全,我送西瓜就是想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徐鸣远说。由于西瓜成熟之前下了场雨,徐鸣远和志愿者秦满义满腿泥泞地从8月24日一直忙到25日凌晨4时,才把西瓜全部摘下装箱,并分两趟运送到医护人员手中。徐鸣远说,虽然辛苦,但却快乐。
  2022年,大同出现疫情,徐鸣远积极发挥自己种植蔬菜的优势,向云州区的一些社区捐赠蔬菜。10月16日、17日,他组织青年志愿者分别向大同湖东机务段和云州区西坪居家隔离的市民,捐赠了10多种共3000多斤蔬菜。11月1日,他又向云州区利民公交公司捐赠了1000多斤蔬菜。共青团云州区委书记邢强告诉记者:“徐鸣远依托合作社不仅带动了乡亲们增收,同时不忘社会公益事业,努力做好志愿服务,是我们云州区新时代的好青年!”
  农闲时,徐鸣远和志愿者秦满义在大同火车站清洗擦拭公交车、道路隔离护栏、粉刷火车站地下通道。当得知新华街的一处下水道堵塞后,他俩又手持铁锹和镐头,刨开被冻得严严实实的下水道口,清理冰冻的垃圾,疏通下水道。多年来,徐鸣远帮助、慰问老党员,关爱老年人,热心公益事业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

传承雷锋精神

  在农业上,徐鸣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了特色种植和生态休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子。此外,他还改变传统的种植思路,依据科学种出了高品质无农残的农产品。
  2021年,徐鸣远引进了“克春”“九头麦”等优质品种和中国农科院的 “贝贝南瓜”、巴彦淖尔的“华莱士瓜”及“北京井田”“全美8K精品西瓜”“河北羊角蜜”等新品种,全力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并取得了成效。整个过程中,他从选地、方案设计、试验点选取到田间管理等环节都严格规范操作。徐鸣远表示,下一步,将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观察各个品种的生长,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整体质量,带动乡亲们增收。
  徐鸣远说:“返乡创业是要通过科技种植的方式,引导更多的村民调整产业结构,种好田,种出农业大效益!同时,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更多地关心和关爱老年人,回报社会,弘扬雷锋精神,引导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把雷锋精神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