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公安户政服务改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本报记者 孟存田
2月15日,记者获悉,2022年,阳泉市公安局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聚焦服务大局,研究出台更多便民利企措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和群众纾困解难,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群众,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便群众办事创业。截至2022年12月底,阳泉公安为群众办户办证4.38万余次,办理异地身份9267人次,“全省通办”业务14257件,户口迁移“跨省通办”324起,吸引流动人口104122人,为79318人登记并办理居住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96个,上门主动服务5000余次。
阳泉公安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以家庭户、集体户、社区集体户相结合的落户制度。同时,按照以房管人的原则全面落实居住证制度,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吸引各类人才来阳泉就业创业,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调动人的积极性、激活社会创造力,营造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助力全市转型崛起,为阳泉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策保证。
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落实“减证便民”措施,持续推行“容缺服务”“邮政快递”等一系列服务制度,开通部分户政业务“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渠道。2022年1月起,逐步开通全国范围办理工作调动户口迁移、大中专院校录取学生户口迁移、大中专学生毕业户口迁移、夫妻投靠户口迁移、父母投靠子女户口迁移5个事项“跨省通办”;2月,开通无犯罪记录证明“跨省通办”业务;3月,在户籍信息证明开具,出生登记,死亡注销,身份证首次申领、补领、换领四项“全省通办”业务的基础上新增了户籍类证明开具“跨省通办”;12月,首次实现了申领身份证“跨省通办”。
此外,阳泉市对21个户籍窗口进行升级改造,统一了独具阳泉特色的服务标识,融入了警旗、警徽、警盾、中共第一城、桃河、百团大战纪念碑、和平鸽、心形等元素;深入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重新配置306套办证办户设备;全面落实警务公开制度,按照最新政策更新公开公示栏490个;全力提升服务质效,在户籍大厅配备老花镜、急救箱、消毒液、排号机等便民设施568个;紧盯硬件质量与服务质量双提升,打破警种壁垒,实现“一门通办”,从原有的传统“户籍窗口”升级为可办理户籍业务、出入境业务和交管业务等16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跨警种”集成综合型窗口;打造反诈宣传新阵地,利用窗口办事群众多、人员流动大的便利条件将反电诈宣传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一对一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2万余人次,面对面宣讲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免费发放身份证反诈宣传保护套17000余个,在细微处服务新发展格局,助力全市社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