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1月06日
从线下到线上、从亲友到陌生人,陪伴从未缺席———

八成受访青年感受到陪伴弥足珍贵


      甜甜(化名)是2023年考研生,这是她第二次参加研究生考试。一年来,她都在居家备考,来自家人“舒心又温馨”的陪伴,给她很多情绪安抚和情感养分。家人间相互照料,连平时很少做饭的甜甜也下厨房,学着给妈妈煮了热汤面和姜汁可乐,这份守护让甜甜对亲情“陪伴”多了一种人生体悟。
  这个冬天,家人、朋友、邻居,甚至素不相识的路人,都在陪伴中彼此温暖。近日,就读或毕业于194所高校的4668名青年填答了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发起的“这个冬天,谁陪伴在你身边”调查问卷。调查显示,80.23%的受访青年表示,近段时间以来,越发感受到来自他人陪伴的宝贵,更有81.71%的受访青年期待身边有人陪伴。

陪伴,是最暖心的告白

  调查中,84.08%的受访青年表示,近段时间得到过别人的帮助。
  受访青年都得到来自什么人的帮助?调查显示,家人 (87.02%)、朋友(75.71%)、同学 (61.42%)和老师(59.08%)的比例最高。此外还有:邻居(25.17%)、 同 事 (23.14%)、 医 生(16.75%)、社区工作人员(15.85%),快递员(15.53%)、外卖员(14.57%)等。
  值得注意的是,28.47%的受访青年曾得到过陌生人的帮助,21.79%的受访青年得到过陌生网友的帮助。
  张静雯今年读大四,为了准备考研一直留在学校。让她难忘的是,自己曾收到学院一位老师发来的信息,“我看你好像一天都没有喝水,你经过学院楼时,我给你拿点水。”
  后来,她果真在学院一楼见到了这位老师,老师笑着冲她挥手,从窗户给她递了瓶矿泉水。还有老师给她拿来一袋物资,一瞬间,张静雯的眼泪止不住了——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苹果、矿泉水、消毒液和两包口罩,“这一刻我感受到了老师们陪伴在身边的温暖,就像父母一样。”
  调查结果显示,80.23%的受访青年表示,近段时间以来越发感受到来自他人陪伴的宝贵,陪伴的形式则是多种多样。调查中,69.99%的受访青年曾和他人相互打气鼓劲,陪伴彼此,67.29%的受访青年会交流经验,分享防疫信息。此外还有:分享经验,解决生活难题(42.67%),分享药品、抗原试剂等医疗物资 (35.82%),组织团购生活用品(21.96%),提供、借用车辆等应急工具(18.74%),帮忙照顾老人、孩子(16.82%)等。

温暖,在陪伴中传递

  很多被他人温暖的人,也在通过自己的行动,将温暖传递出去。受访青年帮助他人的具体做法有:转发、传播权威防疫信息、生活指南(65.83%),分享药品、食物等必需品(35.95%),转发求助人发布的求助信息 (35.52%),作为志愿者帮助他人(31.90%),自发分享生活经验(31.41%),创作暖心的文艺作品(29.82%),分享抢菜攻略等生活经验(27.89%)等。
  从接受帮助的肠癌患者家属,到成为提供帮助的答疑志愿者,咩咩用了不到一年。“咩咩”这个名字是她作为志愿者在病友群里的昵称,她将一份份远程的陪伴传递给陌生的同路人。
  刚得知家人生病时,咩咩对于肠癌相关情况处于 “一无所知的状态”,通过微博加入了患者交流群,咩咩直言自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在群内,每天都有管理员为患者和家属答疑解惑,一些病友分享化疗经历、手术前后护理经验等。咩咩很感谢这些无私提供帮助的朋友。在她看来,陪伴的力量是强大的:“除了流泪,原来还有那么多我们可以做的,还可以在坚持中怀抱希望。”
  在病友群交流中,咩咩发现有很多新群友和自己当初一样,找不到头绪和思路。“我开始试着为大家作简单的答疑,解答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群内组织的 “公益MDT(多学科会诊)”给了她成为一名志愿者的契机,“我们一共组织了5期活动,很多病友接触到高水平的诊疗团队,找到了治疗方向,最重要的是找到了走出去的勇气和坚定求医的信念,这让我特别有成就感。”
  调查中,93.89%的受访青年感受到身边亲友需要得到更多陪伴。同时有81.71%的受访青年期待有人陪伴。

2023年,陪伴父母亲朋一起慢慢变好

  每一份陪伴都是生命最珍贵的礼物。调查结果显示,78.49%的受访青年表示在陪伴中获得了温暖,69.77%的受访者学会了珍惜。在陪伴中的收获还有:幸福 (65.08%)、安全感(64.46%)、充实 (52.89%)、勇气(50.49%)、分享(45.87%)、鼓励 (45.59%)、动力(42.67% )、 获 得 感(39.25%)等。
  和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是翁彦辉的新年目标。他感到,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也见证着自己的成长。
  蔡芷晴和小棋的微电影在反复商讨中逐渐成形。如何演绎主人公的童年,蔡芷晴始终没找到满意的方法。这边小棋开动脑筋,想出了好点子。蔡芷晴收到改过的成片,发现视频中主人公童年的照片,正是她和小棋的大头照,兴奋得大叫起来。
  蔡芷晴坦言:“如果没有朋友的陪伴,我多半就放弃了。最终是否获奖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有人始终坚定地陪伴着你,就是一种意义。”
  2023年来到了,对于新的一年,受访青年期待的关键词有:奋斗(65.21%)、健康 (62.49%)、成长(60.71%)、快乐 (58.63%)、勇敢(55.08%)、突破 (53.86%)、陪伴(51.74%)等。
  在新的一年,大家都有什么样的小目标?66.50%的受访青年期待事业或学业更上一层楼,63.20%的受访青年表示会多陪伴家人,54.33%的受访青年选择了多读书,54.26%的受访青年希望自己更健康。
  对甜甜而言,她不会忘记这场和新冠病毒正面交锋的考研经历,不会忘记和朋友们互相祝福的话语,更不会忘记父母在这段日子里对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陪伴。“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陪伴会带给我安全感,也给我面对这个世界新的勇气。”
  甜甜希望2023年会有更多好运,她最想在接下来的假期多陪陪父母,在充满烟火气的一日三餐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踏实。
  调查显示,新的一年到来,受访青年希望更多地陪伴在父母 (88.02%)、朋友(70.14%)、兄弟姐妹(61.16%)、伴侣(35.03%)、同学(31.30%)等人的身边,一起慢慢变好。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