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2年11月10日
大同市云州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吴学军

热心公益16年 擦亮青春底色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吴守全
  
   当喧闹的大同市云州区按下暂停键的时候,身着红马甲冲在防疫一线的青年志愿者,成了云州区最亮丽的风景线。作为云州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的吴学军,和众多志愿者一样闻“疫”而动,积极投身到抗疫一线,以“志愿红”守护“健康绿”。
  
  热心公益奉献爱心
  
   “请出示您的检测码!”“请大家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10月初,在利民巷的核酸检测点,身着红马甲的吴学军,不厌其烦地引导居民有序排队,参加核酸检测。同时,他通过自媒体平台“学军的农村生活”,记录当地各乡镇的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用网络宣传新冠的正确防护措施,用视频传递人间真情,平台单个视频的播放量达50万次,最高达123万次,他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
   他十分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带领团队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当了解到一些贫困生上不起学时,他就通过视频直播等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奉献爱心,将粉丝捐助的8000多元送到孩子手中,助其重返校园。
   云州区全域静默期间,他组织青年志愿者将协会副会长徐鸣远捐助的3000多斤白菜和菠菜,河北省阳原县青年李军捐赠的20000斤圆菜,中高庄村冯志强捐赠的7000斤圆菜、200斤大葱等各种爱心物资送到了疫情防控一线。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我的爷爷是军人,我的名字是爷爷取的,他希望我学习和传承军人的爱国奉献精神。”家庭的耳濡目染,让他无怨无悔地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2006年,吴学军走上公益路,从此就没有停歇过。他和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的青年组建了公益团队,帮助那些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大家群策群力,发挥团队力量,拉赞助、找企业,让贫困大学生返回校园、为烈士家属寻找烈士遗骸、为困难家庭捐款、帮助孤寡老人。他们的善举,让许多在绝境中的人看到了希望。16年间,累计组织捐款40多万元。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组织当地的世纪华联超市为辖区6个高速口和各乡镇的工作人员送去价值1万元的方便面和矿泉水;自掏腰包购买了200公斤消毒液捐赠给瓜园村、黎峪村、西册田村,为这些村还有马连庄高速一线工作者赠送200个口罩。
   “我在农村长大,知道靠天吃饭的农民在困难和灾难面前有多么无奈,伸出友爱之手拉他们一把,或许就能挽救一个生命,使他们的家庭更温暖;为贫困学生筹集一些学费,就能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改变命运,实现梦想。”吴学军深有感触地说道。每当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他就觉得特别开心、快乐。
  
  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当得知云州区疫情防控工作缺少人手时,吴学军主动请缨,投入防控一线。
   “我们从9月29日开始值守工作。因为是平房区,人员流动性较大且居住的老人、大车司机偏多,排查难度较大,但我们坚持挨家挨户进行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吴学军说。
   青年志愿者宋朝峰平时靠卖水果维持生活,他一直想为需要帮助的群体做点事情。当得知吴学军成立云州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后,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静默期间,我虽然没钱支持疫情管控工作,却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当听说需要志愿者帮忙,就和吴学军一起报了名。”宋朝峰说。
   “在这个特殊时期,能够为我们的家园贡献力量,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幸运。我必须站出来,为早日战胜疫情尽一份绵薄之力!工作虽然辛苦,但我很快乐。”作为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吴学军对志愿服务信心满满。“我也会带领我的团队一如既往地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贡献青春力量。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们,我们就一定响应号召,挺身而出,决不后退。”
   吴学军认为,自己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起那些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人来说,还是微不足道的。做好志愿服务,任重而道远。“我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坚守志愿者精神,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吴学军坚定地说道,志愿服务虽然辛苦,但自己会在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让“志愿红”成为青春最美的底色。